为了预防和减缓阿尔茨海默病和认知障碍的发生,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0年发布了《探索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倡导在全国范围内实现80%公众意识率和80%认知筛查率的工作目标,以缓解老年认知障碍相关疾病带来的社会负担。
在此背景下,认知障碍疾病诊疗中心标准化建设项目应运而生,并于今年5月22日正式启动,旨在构建认知障碍慢性病管理体系,促进认知障碍疾病的标准化诊疗过程,白皮书的撰写和制定是促进项目顺利进行的基石。
9月24日至26日,中华医学会第244日至26日在珠海举行。会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和认知障碍组发起,绿谷制药参与并支持认知障碍疾病诊疗中心标准化建设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首批17个试点建设高级中心名单,标志着认知障碍疾病诊疗中心标准化项目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多患者将从中受益。
我国认知障碍疾病的诊疗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公众认知率低、就诊率低、诊断率低、专家少等问题。目前,虽然记忆门诊的流程和指南相对完善,但缺乏质量控制和统一组织管理,导致记忆门诊发展不平衡,缺乏分级联动。
白皮书明确了认知障碍疾病诊疗中心的建设目标,即制定标准化、简单、易行的认知障碍拐点中国计划,建立认知障碍慢性病管理体系,初步建立认知障碍三级诊疗防治体系,提供系统的连续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综合服务。
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伟教授在线解读了白皮书项目实施背景和项目建设方案。9月27日,福建医科大学校长陈晓春教授在线采访了中国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和认知障碍组组长。以下内容整理自专访。
诊疗中心的标准化建设有利于我国老年人和认知障碍人群。
首先,制定指基层,从源头上减少认知障碍的损害。
学会正在制定并即将发布的《A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疗专家共识》,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特别是痴呆症最早的临床表型疾病奠定了良好的指导基础。
二是深化基层医务人员技能培训。
通过社区认知诊疗中心建设的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认知障碍的专业知识,特别是社区,让更多的基层医生熟悉,了解早期诊疗知识,更有利于社区中心实现早期识别、筛查、发现痴呆患者的作用。
只有早期及时干预,才能最大限度地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认知障碍损害的进程,对患者后续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加强地方学会开展公共卫生教育。
要求各地学会加强公共卫生教育,加强对患者临床诊疗的指导。让患者认识到认知障碍疾病的早期症状和疾病的危害,通过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达到准确治疗的目的。
这三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通过一支持、二培训和三教育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痴呆症的早期识别、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能力,使更多的患者能够早期诊断和治疗。
区域和社区中心建设是重中之重。
我们提前预测了业务人员的数量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不足。因此,在项目启动的同时,我们与医学会合作,通过授予学分,促进社区全科医生的学习热情。我们的全科医生在认知障碍中的职责是早期识别、筛查和发现认知障碍。
通过继续教育模式,完善基层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痴呆症的诊疗服务能力。从在线情况来看,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已经运行了一个多月,仍然非常热情。
之所以如此关注,与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知识的普及有关,也与我们患者数量的增加有关。社区医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每天都面临这部分中晚期患者,所以他们也渴望学习这些知识和实际工作。
此外,还使用了相关的神经心理学。除了知识教育,我们还将与相关机构合作,进行相关的专项培训,包括如何使用这些神经心理筛查量表,以及如何处理识别后怀疑有问题的患者。只有这两项工作才能得心应手,才能早期发现。
对于早期发现的患者,我们的指导意见是转移到区域诊疗中心,在区域中心制定治疗计划,患者回到社区进行日常管理。社区联动的环比作用非常重要。
至于社区人力不足的问题,除了白皮书中的全科医生,社区中还有一位健康经理。健康经理的角色将越来越受欢迎,通过三种医学联系(医生-护士-健康经理)。在慢性病管理和公共卫生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这个社区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