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最常见的慢性病,我想每个人都会立刻想到三个字:高血压。是的,高血压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之一,现有高血压患者已超过3亿人。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个4人家庭中,1-2人患有高血压。此外,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完全治愈原发性高血压的方法。也就是说,只要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就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降血压药物!
现在市场上的降血压药物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药物作用机制也不一样。许多患者在选择和服用药物时会陷入各种误区,甚至对用药时间了解不够。最常见的问题是:降压药是饭前服用还是饭后服用?
一般情况下,由于每种降压药的机制不同,服用的具体时间也不同。比如短效降压药,饭前服用效果更好。中效降压药一般一天服用两次,所以饭前服用效果更好。对于长效降压药物,服用时间没有规定,饭前或饭后的降压效果也差不多。
除了用药时间,以下四个误区也是常见问题:
1.降压药物的依赖性
事实上,无论我们每天服用哪种降压药物,它本身都不是治疗高血压疾病的方法,而是降低和控制血压增长。也就是说,用药后血压下降不是有效治疗高血压,而是药物有效。一旦停药,血压又会升高。所以,高血压和降压药物之间,可以说是依赖,只是高血压依赖于药物控制,而非人体依赖于降压药物。
2.用药量越大越好
这也是患者容易陷入的误区。部分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发现血压没有明显下降,或者没有恢复到正常值,于是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强行增加用药量。然而,血压持续不稳定可能与降压药物选择不正确、需要联合用药有关。如果不按照医嘱强行增加剂量,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影响未来的高血压治疗,造成不必要的代谢系统损伤。
3.减少剂量
除了盲目增加剂量外,临床上也出现过这种情况。用药一段时间后,患者发现血压持续稳定到正常水平。为了避免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或依赖性和耐药性,他们没有按照医嘱减少剂量。
但正如上面所说,血压下降是药物控制的结果。一旦药物用量减少,停药,血压就会反弹,反复血压只会越来越难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