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消息,近日,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建立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平台,为签约服务创造条件
;
要协调有关部门确保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到位。
意见指出,乡村医生在为签约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上,还应当全面掌握签约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并据此制订健康方案,指导农村居民进行相应的预防保健。需做到四点:
一是要为签约农村居民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要建立工作台账,每月将门诊日志制表交由乡镇卫生院审核、存档。
二是要以签约对象需求为导向,以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以
65
岁以上老年人、
0-6
岁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为重点服务对象。
三是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以及有需求的重点人群,乡村医生要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
四是遇有疑难、急重症或受条件限制,需要转上级医疗机构诊疗的患者,乡村医生要及时提供转诊服务,并履行转诊手续。
意见要求,试点地区要完善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激励机制,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确保签约乡村医生应获得的补偿及时足额到位,充分调动乡村医生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
补偿渠道方面,乡村医生的补偿经费来源由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诊疗收入和财政专项补助等部分组成。不在签约协议内的服务项目以及未签约居民的诊疗费按照相关政策执行。
补偿方式方面,补偿经费实行预拨制,每年年初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将一定比例的补偿经费直接发放给乡村医生,余额经绩效考核后发放。绩效考核根据乡村医生的服务数量、质量、签约对象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并作为经费分配、奖励的依据。
补偿标准方面,一是安排
40%
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用于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偿
;
二是要合理制订一般诊疗费标准和新农合支付标准与办法,新增的门诊统筹资金要有
50%
左右用于村卫生室
;
三是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乡村医生,给予专项财政补助。乡村医生的补助水平与签约数量、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提供量挂钩。
意见强调,各地要充分认识到,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推行,对于促进乡村医生规范服务行为,转变服务理念,改善医患关系,以及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率和医疗保障水平,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意见提出,各地要加快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平台,为签约服务创造条件
;
要协调有关部门确保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并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逐步建立定期增长机制
;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乡村医生业务培训,提高乡村医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意见称,试点地区卫生行政部门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工作督导,并将督导结果纳入对各乡镇卫生院的考核依据。对服务量不足、签约对象满意度低、发生医疗差错的乡村医生,要责令其限期改正。
意见部署,各地要结合实际,逐步推进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2013
年重点开展试点工作,总结经验,
2014
年全面推开。我委建立签约服务重点联系县工作机制,组织专家对重点联系县进行跟踪调研和指导,总结、提升管理经验和运行模式,为全国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各地可选择报送
1-2
个试点工作突出的县,于
6
月底前报我委,经遴选合格后作为我委重点联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