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底,国家医保局发布《全国医疗保障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公共服务信息发布(第四十八期)》显示,2022年5月,在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统筹地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全国实现每个县至少有一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此项工作任务是去年5月印发的《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中所提出的工作目标之一,预期完成的时间节点为2022年底。如今,这一目标已经提前实现,意味着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迈进新阶段。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为流动人口就医"保驾护航"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示,2021年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与2010年相比,流动人口增长69.73%。在这种情况下,跨省直接结算已经变成事关广大患者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的直接结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强调医疗保障制度是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完善医保异地即时结算制度。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此项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其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国家医保局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决策部署,按照"先住院、再门诊"的顺序和"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带领全国各级医保系统稳妥、高效推进跨省直接结算。经过四年的努力,我们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从住院扩大到了门诊,并进一步从普通门诊延伸至门诊慢特病,流程也从线下的手工结算拓展到了线上的直接结算。
可以说,我国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正朝着预定的方向逐步完善,极大减少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需要垫资、并往返两地手工报销的不便,让参保人享受到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从试点到全面覆盖,门诊跨省直接结算不断取得新突破
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就迅速启动了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相关工作。2018年9月28日,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率先启动于在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随后,西南片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和京津冀地区相继分别于2019年12月23日和12月26日启动异地门诊直接结算。
获得区域性试点经验后,2020年9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联合发文,明确将在决定在原有试点地区的基础上,扩大试点地区、定点医药机构覆盖范围和门诊结算范围,明确坚持"先省内后跨省、先普通门诊后门诊慢特病"的试点原则,结合各地信息平台建设实际情况和全国统一信息平台建设要求,优先联通就医地集中、参与意愿高的地区,稳步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工作。2021年2月,新增试点地区名单公布,包括山西、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等共15个省份。自此,门诊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工作已经基本实现在全国层面铺开。
广泛开展试点后,门诊跨省直接结算迅速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同时,伴随着其他各项医保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如门诊保障共济制度改革的启动,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的出台,全国统一的医保业务编码标准逐步落地,以及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陆续在各地上线等,也为门诊跨省直接结算的稳步推进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随后,国家医保局联合有关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2022年底前门诊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也标志着这项工作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而如今,原本预期于2022年底前完成的"每个县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这一目标已经提前达成。
打通堵点、消除痛点 不断完善跨省直接结算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医保起付线、报销比例、报销额度等标准不同,给推动跨省直接结算范围扩大带来了一定阻力。对此,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隆学文曾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针对跨省政策相对比较分散,住院门诊费用地区差异性大等问题,国家医保局将出台基本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管理办法,进一步改革优化参保人异地就医备案有关流程和管理制度,让政策更趋统一、流程更加简易。
根据《"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提出的目标,力争到"十四五"末,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率(指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人次占全部住院跨省异地就医人次的比例)能够达到70%左右。
此外,由于各地客观上存在着异地就医报销的时候有些参保人可能还不能实现直接结算问题,对于这部分不能直接结算的门诊费用,国家医保局正在探索研究通过线上渠道,比如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将相关票据和信息从就医地传回到参保地,努力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在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由此减少老百姓在报销的时候往返跑腿,同时也能够缩短报销时间。
2022年5月,在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统筹地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全国实现每个县至少有一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迈进新阶段。
一、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平稳运行
截至2022年5月底,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联网定点医疗机构5.71万家;1-5月,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99.02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450.17亿元,基金支付261.31亿元,基金支付比例为58.1%。5月,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39.45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85.56亿元,基金支付50.44亿元,分别环比增长6.1%、2.4%、2.2%;基金支付比例为59.0%;日均直接结算1.27万人次,次均医疗费用2.17万元,次均基金支付1.28万元。
二、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加快推进
截至2022年5月底,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联网定点医疗机构6.27万家,定点零售药店14.66万家;1-5月,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867.59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21.20亿元,基金支付12.67亿元,基金支付比例为59.8%。5月,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96.04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4.56亿元,基金支付2.82亿元,分别环比增长14.3%、9.7%、11.3%;基金支付比例为61.9%;日均直接结算6.32万人次,次均医疗费用232.53元,次均基金支付144元。
三、全国统一线上备案服务便捷高效
2022年1-5月,通过国家统一的线上备案渠道成功办理备案73.96万人次。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异地就医备案栏目中还可以查询到各统筹地区定点医药机构开通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的情况,医保经办机构联系方式以及各地系统停机公告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