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讯 医改聚焦

驻马里使馆发布调整赴华人员申领健康码相关要求的通知

发布者:与光向阳 时间:2022-5-18 11:30

卫生部日前再次透露推动大病

医保

的新动向。

11

21

晚间,卫生部医改办官员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透露,涉及重大疾病防治所需的基本用药,将逐步纳入国家

基本药物目录

管理,实施以省为单位的集中采购政策,对于独家生产的药品,可直接与生产企业议定采购数量或支付价格。

逐步纳入基本药物目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卫生部了解到,在推动大病医保的过程中,涉及重大疾病防治所需的基本用药,将逐步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并实施以省为单位的集中采购政策。

上述官员表示,以上此举,能够在推动大病医保的过程中,确保重大疾病用药、设备和

耗材

供应及时、质量安全、价格合理。他透露,将协调有关部门,科学遴选重大疾病防治所需的基本用药,对于重大疾病临床必需、价格低廉的基本药物实行招标定点生产、价格调整、药品储备相结合等方式保证供应。

卓创资讯医药行业分析师赵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纳入基药管理,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

的模式对大病患者是有益的。他认为,纳入基药目录的药物便于相关部门对其展开价格管控,患者不仅能享受报销医疗费用的益处,还能享受药物降价的利好,能有效改变

低水平、广覆盖

医疗保险

现状。

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刘国恩认为,

纳入基药管理,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

的模式仍有待进一步观察。他指出,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为例,其遴选、配送、报销及采购等,均是以省为单位展开公开招、投标的。这次卫生部将大病医保基本用药也纳入基药管理范畴,无疑会沿用已经成熟的省级招投标平台。

他指出,长期以来,省级招投标平台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难题,甚至形成了价格的恶性竞争。部分药企为了让自己的药品品种顺利进入基药范畴,进入省级基本医疗保险目录,不惜降低

药品质量

来赢取招投标资格。

赵镇也指出,基药采用的招标方式是

双信封

而且质量线划得不严,主要还是看价格。这样的

唯低价

会引起质量问题。这次大病药品的集中采购虽还未公布具体的操作方式,但如果使用相同的省级招投标模式,就有可能面临类似的问题。

独家药品可直接与企业议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从卫生部获悉,对于独家生产的药品,可以省为单位,结合采购数量、区域配送难度等因素,直接与生产企业议定采购数量或支付价格。引导

制药企业

开发并生产疗效好、

不良反应

小、质量稳定、价格合理的重大疾病保障所必需的药物。

上述官员表示,对于因原料不足造成供应短缺、影响临床使用的药品,可探索实行定点生产、定向供应、定人使用的管理模式。对于治疗使用的主要高值医用耗材,逐步纳入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单位的集中采购范围,积极探索带量采购、量价挂钩,规范购销行为,降低成本支出。

赵镇指出,

独家生产的药品,可以省为单位直接与生产企业议定采购数量或支付价格

的做法,一是能鼓励创新的企业,向新技术新产品政策倾斜,和高层医药方针

产业升级

的方向一致;二是能对长期以来客户群小、用量不大、研发生产少的罕见病药品市场展开有效的支持。

但他还指出,独家的概念须要进一步厘清,

只能有一家,还是说可以有一批?

以罕见大病药品为例,一般价格昂贵,针对其药品生产的鼓励政策出台过不少,本就有一定的垄断性。现在又来鼓励其扩大市场份额,只会进一步增加这些药品的垄断。

而在

平衡采购数量、区域配送难度

上,赵镇认为首先要调研清楚各地的需求情况,根据当地疾病病谱、患者数量等展开统一规划;根据各个地方具体的经济水平,决定大病药品的档次和数量;要加大医药流通领域的效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