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讯 疾病健康

“阳光雨露成就参天大树”——对话参天中国区总裁向宇

发布者:与光向阳 时间:2025-4-21 16:13

4月16日,跨国眼科企业参天公司在沪召开2025年度经销商大会,参天中国区总裁向宇正式提出“参天中国2.0战略”,目标是完成商业模式的升级和现代化。

“我们现在有必要承担起这样的企业责任:呼吁全行业共同来关注眼科,呼吁社会各界共同重视眼科患者的健康需求。”向宇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我们希望能帮助打造中国本土眼科生态圈。”

一方面,中国的眼科市场正以庞大的需求基数和政策红利,成为医疗健康领域公认的黄金赛道;另一方面,和欧洲、美国等市场相比,中国的眼科药物市场规模仍处在发展初期,存在医疗配置不足,基层眼科服务覆盖率和治疗渗透率也都亟待提升等诸多问题。

“阳光雨露成就参天大树”,向宇坦言正是基于此,无论是通过技术赋能、人才培育还是持续投资,“参天”正深度融入中国眼科生态圈建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跨国智慧与本土化实践。

    向宇在大会上演讲

眼科市场:生态协同释放未被挖掘的潜力

中国眼科市场正站在政策与需求共振的风口。数据显示,中国近视患者逾7亿,干眼症患病率高达21%至52.4%,青光眼患者占全球四分之一,庞大的患者群体构成刚需基本盘。国家“十四五”眼健康规划的出台,进一步将眼健康提升至公共卫生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服务体系”。

然而,供需结构性矛盾仍待破解。一方面,基层眼科诊疗能力薄弱,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以青光眼为例,其疾病知晓率与规范治疗率显著低于国际水平,诊疗缺口亟待填补;另一方面,眼科创新药械渗透率偏低,尤其在眼底疾病领域,患者可及性远未满足临床需求。

“中国眼科市场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庞大的患者基数,更在于诊疗能力的结构性缺口。”向宇说,“和欧美等市场相比,中国的眼科药物市场规模仍处在发展过程中,这意味着眼科领域还有巨大的发展可能。”

在向宇看来,眼下中国眼科市场亟需构建“预防-诊疗-康复”全链条能力,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普惠与公众教育,将被动治疗,转化为主动健康管理。“中国眼科市场的价值不仅在于规模,更在于通过生态协同释放未被挖掘的潜力。”向宇说。

生态赋能:技术共融、人才共育与患者共益

从“深耕”中国变为“生根”中国,这是向宇提出的一个理念。“参天摒弃传统跨国企业的单向技术输出模式,转而与本土创新力量深度融合。”向宇认为,通过这样的融合模式,参天可以持续整合全球技术优势,结合中国市场特点,以研发共投、市场共拓、优势政策响应等方式,与中国眼科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这种转变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参天”与极目生物的合作——2024年11月,专注于眼科创新疗法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极目生物将其正在研发中的ARVN001在中国内地的独家商业化权益授权于参天公司。ARVN001作为首个也是目前唯一获批的用于治疗葡萄膜炎性黄斑水肿治疗的脉络膜上腔给药疗法,将通过参天坚实的商业运营基础和一流的学术推广实力,助力创新药实现患者可及。

人才战略筑基,则是“参天”构筑中国眼科生态圈的另一维度。自1996年设立“参天奖学金”以来,参天累计投入超两千万元,资助600余名中国眼科医学生及青年医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术支持项目,进行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这一跨越经济周期的公益项目,其价值远超商业回报本身。“人才是生态圈的‘毛细血管’,参天愿做中国眼科人才更加专业化的‘摆渡人’。”向宇说。

“无论是引入新的产品组合,如OTC药品和营养保健品;还是这些科普行动、专家共识,其实它们都是“参天”打造眼科生态圈的一个个缩影。”向宇说,“我们不光是要服务好眼疾患者,我们也想服务好那些为了工作生活努力打拼的年轻人,服务好那些正在挑灯夜战的青少年。”

投资中国:利润反哺与价值共创的共生

从30多年前在中国内地开设代表处,到投建全球最大眼科生产基地,再到2025年启动的“参天中国2.0战略”,“参天”对中国的投资已超越传统产能布局,升维至价值链深度整合。

  

  参天明日视界眼科生产基地

“参天中国2.0战略包含‘六维升级’:商业渠道拓展、产品组合升级、供应链优化、研发升级、团队文化加强和业务模式提升。”向宇说。从加入全球III期临床试验加速创新药上市,到通过供应链优化精准满足下沉市场需求;从OTC产品矩阵扩容,到“R-E-A-C-H”全渠道覆盖模式,实现对患者的最大化触达……参天的每一步都彰显其“在中国,为全球”的战略雄心。向宇直言,“中国业务是参天全球增长的核心引擎,未来将向全球输出‘中国经验’。”

“跨国企业的本土化新阶段,是利润反哺与价值共创的共生。”向宇说,“把利润留在中国,继续用来加大在华投资,这是我们的坚定承诺。”如今,参天在上海成立了参天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作为参天中国区总部,将加强参天公司在中国的战略投资和战略执行能力,整合市场资源,进行对外投资,并与全球其他国家协同合作,起到立足中国、服务世界的作用。

“扎根中国,价值共创,同时构建中国眼科生态圈,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基层医疗标准化,提升中国眼科整体诊疗水平,促进眼科行业整体高质量发展。”向宇说,“这种‘生态竞争力’最终也将转化为企业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动能:在满足患者需求与达成社会健康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动态平衡。”

当更多跨国药企能加入这支队伍,从“商业孤岛”转向“生态大陆”,中国眼科产业的星辰大海,或许正是全球医疗健康变革的下一个风向标。

相关标签: 眼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