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尽快去高级别的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今天你先领一些眼药水回去。”
“给根,该真切。”
“她说,感谢您,老师。”
在当地医院志愿者兼藏汉翻译的配合下,来自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眼科主任陈吉利 送走了这位41岁的藏族阿妈,看着身边不少参与义诊的医生抽空吸氧,陈吉利教授又放弃了轮换休息的机会,继续接诊。
10月1日,国庆送光明,金牛献爱心——“朗视界 沐光明”高原公益慈善义诊来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50余位来自上海、广州、成都等全国多个城市的眼科专家放弃假期难得的休息和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克服缺氧、高原反应、天气突变等多重困难,参与到义诊活动中,为当地老百姓献爱心、送光明。
此次义诊由金牛区卫健局、农工党四川省委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牵头主办,石渠县卫健局、石渠县人民医院、“朗视界 沐光明”公益慈善基金承办,义诊通过开展眼底疾病学术研谈会、公益义诊、近视科普讲座、眼科疾病筛查等系列帮扶活动,为当地150余位眼疾患者、123名学校师生等提供了专业的眼科诊疗服务,夯实了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增进着民生福祉。
缺氧不缺精神 克服万难彰显医者大爱
石渠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是四川省内距离成都最远的县。县城平均海拔4200米左右,在我国县城海拔中位列前五,其空气中的含氧量不到平原城市的一半。严重缺氧、高原反应、突变的天气、超过10度的昼夜温差等,让此次义诊困难重重。
初到石渠县时,专家们血氧饱和度仅能维持在85%左右,走一步路、说一句话都要喘上一小会儿,整夜整宿的失眠等情况,考验着他们的意志。靠着相互鼓励和照顾,手中的便携式氧气瓶,以及心中独属于医者的大爱精神,专家们坚持来到自己的义诊岗位。
仿佛是有特别的魔力,在专家们穿上白大褂的一瞬间,因呼吸困难导致的头疼脑胀、身体疲软、精神不振等症状仿佛一扫而空。面对等候多时的当地老百姓,专家们拿出了最好的状态、最专业的技术和最亲切的笑容。整个义诊活动中,每一位专家都仿佛都不再受到环境的影响一般,熟练的检查患者眼部情况,不厌其烦的通过现场翻译进行讲解答疑。只有在空隙之余,看着专家们拿出氧气瓶大口呼吸,发绀发紫的嘴唇和面庞,才知道他们依然饱受着高原环境的折磨。
而义诊过程也非一帆风顺,除了语言不通,强烈的紫外线导致专家们的眼睛严重不适,需要滴眼药水才能缓解。使用检眼镜需要相对较暗的环境,专家们用雨伞和黑色垃圾袋,自制一个遮光伞,打着伞给患者检查。义诊进行到一半,天空风云突变,大雨夹杂着冰雹突然袭击,义诊区域上方的顶棚结合部开始渗水,专家们却依然坚守岗位。虽然安排了轮换时间表,有的专家因为高原反应太严重,不得不返回休息室,这时高原反应相对较轻的专家会毅然顶替上空缺的位置,甚至不少专家都放弃休息、随时补位……
义诊台旁边,一瓶瓶用完的便携式吸氧瓶,见证着每一位专家和工作人员平凡而伟岸的小小身躯下的坚定和执着,诠释着医者大爱的初心和使命。
发现不被关注的问题 公益项目弥补医疗缺口
在医院义诊的同时,内蒙古朝聚眼科医院崔巍教授 则和其他三位专家来到石渠县第二完全小学,为学校内患有眼疾的师生进行科普讲座、检查和诊断。两个年仅10多岁、眼疾明显的学生较为特别,经检查,其中一人是外伤引起左眼玻璃体出血导致的视力低下,另一人则是明显的斜视。两人的眼睛虽在幼儿时期就出现了问题,但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加上家长认知不足,导致两人疾病持续恶化,都需要转诊到上级医院进行治疗。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陈吉利教授接诊的那位藏族阿妈身上,由于双眼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视力受到严重损害,需要接受玻璃体切割加人工晶体悬吊手术。但遗憾的是,石渠县人民医院还不具备开展此类手术的条件。
高海拔、紫外线强、冬季时间长、常年积雪等原因,白内障、睑裂斑、角膜干燥症等疾病,正“吞噬”着石渠县越来越多人的眼健康。因为基础设施设备落后、没有专业资质的眼科人员,导致眼科疾病患者诊治较为困难。石渠县卫健局副局长舒坦 坦承,石渠县作为四川的边远地区,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郭建新教授 提到,县医院眼科医疗服务能力欠缺,设施配备尚不全面。在郭建新教授看来,一次义诊能解决一部分人的问题,但培养专业眼科人才才能推动每个人享受到基本眼健康服务。“义诊的更重要意义是发现不被重视的问题,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团结全社会力量,解决相关问题。”
此次“朗视界 沐光明”高原公益慈善义诊就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义诊给石渠县眼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石渠县人民医院院长杨光明 对义诊专家充满了感谢和敬意:“他们的到来,丰富和提高了医院对眼科疾病诊断水平、治疗能力,更给医院带来责任和担当,促使我们继续努力提高石渠县内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
舒坦同样认为,义诊专家的到来,将进一步促进当地眼科医疗资源整合和提升,“与全国眼科专家的合作交流,可以提高当地医生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推动石渠县当地眼科医疗事业的发展。”
对此,陈吉利教授深有感触:“医生能够出人出力,但是最终还要依靠基金会和全社会的力量,才能把眼健康服务送到每个边远地区。”崔巍教授也提到:“一次义诊背后,汇聚了政府部门的关怀、民族药企的责任和眼科医生的奉献。”
连续22年的对口帮扶 持续落实国家战略
义诊结束后的返程途中,石渠县发生4.4级地震,医生们时刻关注着石渠的情况,并纷纷表示如果能多做一点就好了。
如果能多做些一点,陈吉利教授希望通过远程医疗帮助当地提高眼病服务能力;如果能多做一点,崔巍教授希望推动提高他们对眼健康的重视;如果能多做一点,郭建新教授希望能帮助培养专业眼科医生。他们的记挂,也是国家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初衷和目标。
自2001年开始,成都市金牛区就承担起对口支援石渠县的任务。2023年以来,金牛区卫健局共派驻22名帮扶人员在石渠县开展卫健系统“传帮带”工程、“组团式”帮扶对口支援任务的医疗卫生工作。帮扶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仅今年,在金牛区的帮扶下,石渠县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0余项、诊疗患者28403人次,实施手术88台次、开展传染病(地方病)筛查9087人次。
此次“朗视界 沐光明”高原公益慈善义诊是金牛区卫健局,在今年国庆中秋期间开展的健康扶贫特色活动。成都市金牛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义诊活动,一是可以检验、验收对口扶贫的成果,了解石渠县居民健康状况,通过可视化的数据评价我们的健康扶贫效果,找到帮扶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实现反思与进步;二是通过这种义诊活动提高居民对疾病与健康的认知,对接健康扶贫的目标,保障居民物质生活的同时,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真正将健康扶贫落在实处;三是,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对口支援石渠县的各项工作,为石渠县全面建成全国农牧经济示范基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甘孜州文化振兴样板区贡献力量。
该负责人认为:“通过这次义诊,一方面体现了全社会对贫困人群的关心关爱,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医务工作者‘大爱无疆,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义诊期间,“朗视界 沐光明”公益基金向县人民医院进行了公益捐赠,用以培养基层眼科医护人员,促进石渠县的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并向县第二完全小学的学生们赠送了学习用具。据了解,该公益基金由康弘药业和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于2014年发起成立,截止 2022 年底,基金已累计捐赠药品8万余支、价值逾4亿元、援助患者超6万人次。康弘药业集团总裁柯潇 表示,成立“朗视界 沐光明”公益基金,是康弘药业作为民族医药企业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和使命的最好体现。
此次义诊即展示了中国医生的医者仁心,也彰显了一个民族药企对国民眼健康的守护和担当。微光虽渺,万丈成炬,致敬中秋国庆期间,所有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医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