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讯 健康头条

六一儿童节,北京卫健委发布:0-6岁儿童孤独症核心知识十条

发布者:野稚 时间:2023-6-1 17:49

六一儿童节来到,北京市卫健委召开沟通会,记者获悉,《北京市0-6岁儿童孤独症核心知识十条》发布,介绍家长普遍关心的儿童孤独症病因及发病机制、早期典型行为表现、早期诊治干预的重要意义和北京市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惠民政策等重点内容。

据了解,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孤独症谱系障碍(简称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隘、行为重复刻板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儿童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孤独症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我国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7‰,有增高趋势。孤独症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不(少)”行为有助于早期识别孤独症。孤独症儿童早期典型行为表现为“五不(少)”行为,即不(少)看、不(少)应、不(少)指、不(少)语、不当。患儿不与他人对视或对视少;听力正常,但呼之不理或理会少;不用或少用手指指物;言语发育迟缓,不用或少用语言进行交流;不恰当地使用物品或玩弄玩具,言语倒退或异常。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改善孤独症症状和预后十分关键。6岁前是孤独症非常重要的干预时机。对存在可疑孤独症表现的儿童,应尽早开始科学干预。年龄越小,大脑发育可塑性越强,干预效果越好。

0-6岁儿童应积极接受孤独症筛查。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0-6岁儿童健康体检的同时,对所有儿童提供免费的孤独症初筛服务。北京市各区妇幼保健院对初筛异常儿童提供免费复筛服务。家长应积极主动带儿童接受孤独症筛查。

孤独症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评估诊断。孤独症诊断需通过病史询问、精神检查、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孤独症量表评定及必要的辅助检查等综合评判。对于可疑孤独症儿童,家长应带儿童到具有孤独症诊断能力的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评估诊断。

孤独症儿童需进行全面诊断治疗。孤独症儿童常合并其他疾病,如智力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睡眠障碍等精神疾病,肠胃功能紊乱、癫痫等躯体疾病,需进行全面诊断治疗。

孤独症干预需采取综合措施。目前尚缺乏针对孤独症核心症状的治疗药物,应根据儿童具体情况,采用康复训练、行为治疗、家庭支持和干预及必要的药物对症治疗等综合措施进行干预,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康复训练应遵循早期、个体化、科学循证、长程高强度、基层为主和家庭参与的原则。

家庭是孤独症儿童的重要支撑。家长应积极参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定期接受专业人员的培训与指导,学习和掌握孤独症相关知识和基本干预技能。给予儿童充分的包容与关爱,通过陪伴互动与干预引导,更好地促进孤独症儿童康复。

此外,全社会也要共同创造包容、无歧视的支持性环境。大多数孤独症儿童需要全生命周期持续的支持和帮助,康复训练、融合教育、职业培训等有助于促进其逐渐融入社会。社会各界应积极行动起来,理解、接纳、关爱孤独症儿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