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转型的传统制药公司进入最为艰难的一年,港股最头部的四大药企仅有石药集团一家勉强维持市值正增长,其余三家均未逃过市值下滑,翰森市值接近砍半。至4月8日,这四家千亿港元市值药企也仅剩石药集团勉强在界线之上。
视野若望向A股,最头部的大药企恒瑞医药也从2021年初的5900亿元市值拦腰砍断,至4月8日为2164亿元市值。
转型中的这些药企现在成色究竟几何?他们未来几年各自的杀手锏在哪?他们能否带领数千传统药企走出黑暗区域?
E药经理人从市值、营收等维度挑选出四家已披露年报的大药企,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翰森制药和复星医药,试图从他们各自的业绩表现、经营战略、研发管线中找寻以上问题的答案。
01 还要受多大掣肘?多长时间的掣肘?
在转型中创新成为人们关注的重中之重,但他们还将受传统业务多大的掣肘?多长时间的掣肘?也需要关注。
要衡量传统业务对每家企业的影响,首先要关注仿制药的现有营收规模占比,对应的是创新药的营收贡献能否覆盖掉集采带来的下滑影响;其次转型决策的执行力度,对应的是不同药品市场准入的策略、创新项目和技术平台新建的效率。
翰森制药似乎成为了“去仿制药”“去集采”影响最明显的药企。其在年报中并未提到集采、仿制药等字眼,同时着重强调道:创新药销售收入约为42.02亿元,同比增长168.9%,约占集团总收入的42.3%。创新药销售收入主要受益于阿美替尼、氟马替尼、吗啉硝唑氯化钠、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艾米替诺福韦五款创新药产品的收入。
与之相反的是复星医药,该公司在年报中多次提到集采的影响,以“集采”为关键词搜索,出现了15次。从年报看,除肿瘤领域以及抗感染领域,复星的代谢及消化、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三大主要治疗领域核心产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分别为19.17%、24.82%、19.5%,这三大领域2020年占整体制药营收比例为53.16%。其中下滑的主要原因便是集采,受影响的产品包括非布司他、富马酸喹硫平、匹伐他汀钙等。
于复星而言,短期脱离集采产品影响本身并不现实。一方面涉及集采产品数量多,截至2021年末,复星医药共计23个产品在六批集采招标中中选。另一方面复星医药的新药贡献比例似乎并不高,年报披露2021年包括复必泰、汉利康、汉曲优、苏可欣等在内的新品和次新品收入在制药业务中占比超过25%。但如果有更多类似复必泰、汉利康这种的产品上市放量,覆盖掉集采影响是有可能的。
相对前二者,走出重磅产品集采阴影的中国生物制药显得更加平和。中生年报披露,创新药方面,2021年新增派安普利单抗(与康方合作),3个创新药收入合计约为63.5亿元,占总收入比24%,4年复合增长率34.8%。
仿制药方面,中生认为,仿制药仍然是公司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业务,在创新药全面推进的同时,维持仿制药基本盘,有数量、有质量和高效率的持续输出新的仿制药,继续提高首仿、抢仿和难仿的优势。谈到集采,中生表示,集采的压力在预期之内,前四批集采影响基本消化完毕,后续面临集采进入常态化的新局面;第五批集采的影响将在2022年继续消化。
或许得益于“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石药对于集采的态度更为乐观。其在最新的年报中提到,“年内新产品的市场开拓有序开展,多个新上市的仿制药更在国家集中采购中选及快速上量,带来新的销售收入贡献,并使产品结构更为均衡。”
具体到产品来说,石药的氯吡格雷在2019年9月扩围招标中标后快速放量,2021年销售收入增长达到18%。盐酸普拉克索在2020年4月上市后,于2021年2月以理想价格于集采中中标,2021年销售收入增长172%。白蛋白紫杉醇即便降价70%中选,2021年销售仍增长了27.5%。在抗感染产品方面,石药如此描述集采的影响:多个产品于第五批国家集采中标,带动了抗感染药物的销售,涉及产品有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及注射用阿奇霉素。不过石药并未披露自家创新药营收贡献占比。
02 谁更有未来?石药VS中生VS复星VS翰森
而转型创新决策的执行力度需要考察的指标就更多了。因为转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多年的积累。
度量创新的第一指标便是研发投入,对应的成果是研发的规模、形成的专利、上市的创新药数量、未来核心的技术及平台、潜在重磅的管线。
从研发投入的持续性上看,中生、石药、复星三家公司自2018年~2021年连续四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相差不大,均为100亿元左右,其中中生最多接近110亿元。受营收规模影响,翰森自2018年连续四年累计研发约为50亿元。
不过从研发占营收规模比例来看,翰森是四家药企中研发投入占比最高的,2018年时研发投入占比就超过了11%,彼时复星医药和石药的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5.94%和7.53%。到2021年,翰森研发投入占比已经超过18%,超过其他三家药企,如今其创新药贡献占比已达到四成。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从研发团队来看,根据各家官网公布,至2021年中国生物制药研发团队人数最多,超过3200人,复星医药2849人,石药集团2000人,翰森制药1650人。
这样规模的研发投入和研发团队对应的输出表现几何?
专利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显现。四家企业也都披露出自家申报专利的情况,其中中生数量一马当先。年度内中生提交专利申请939项且获得专利发明授权290项,中生还称2021年其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累计突破1000大关;石药2021年度申请专利204项(国内140项、国外64项),提交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申请26项,共获得专利授权88 项(国内64项、国外24项);翰森同样获得88 项专利授权,其中在国内共获得授权专利77项(含港澳台授权9项),国外授权专利11项;复星在制药板块则申请专利186 项(包括美国专利申请35项、PCT申请26项)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2项。
在药品注册上市方面,2021年中生取得上市批件数量36件,取得33件上市品种;石药则有19个产品获得中国药品注册批件,2个产品获得美国ANDA批件;复星共有4个自研生物类似药和13个仿制药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此外还有mRNA疫苗在港澳台地区获得获紧急使用授权,合营公司复星凯特的CAR -T产品也在国内获批上市,印度附属公司Gland Pharma有共计13个仿制药产品获得美国FDA上市批准;翰森则在2021年新递交8项上市申请,共有11个新产品获批上市,其中包括两款创新药(含新增适应症)。
而在研管线的厚度上,各家企业也各有千秋。
石药的实力主要体现在其核心的技术平台形成的技术和产业化布局上。石药宣称已建立多个创新研发平台,涵盖小分子、大分子、纳米制剂、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信使核酸(mRNA)疫苗及小干扰核酸(siRNA)药物等领域,为其未来的创新研发提供坚实的基础。其中纳米技术平台已成功开发4个纳米剂型的重磅产品,研发管线中还有多于5个具有全球专利的重磅产品。依托纳米技术平台,石药还打造起核酸药物开发平台以mRNA疫苗为先布局其它疫苗产品及小核酸领域的慢病产品。
具体到管线上,目前其在研小分子创新药40余项,18项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其中4项处于III期/注册临床阶段,20余项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在研大分子创新药40余项,20项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其中7项注册临床,20余项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在研新型制剂30余项,2项待批准生产,7项正在进行临床研究,20余项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数量规模庞大,不过相对创新药企来说,管线的创新药仍有待提升。
石药管线部分截图(来源于官网)
中生则将研发管线的重点布局在新产品的研发上。2021年中生共申请临床数量52项,其中涉及创新药品种26个;取得临床批件51件,其中34件为I类创新药研究项目,涉及的I类创新产品则有25个。
截至2021年底中生已累计有临床批件、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和申报生产的在研产品数量多达417件,其中抗肿瘤用药管线数量最多达到215件;根据其官网中生也已经建成包括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研发平台在内的生物大分子药物研发技术平台。
翰森则重点关注抗肿瘤、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类疾病、代谢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新产品的研发,目前处于临床阶段的在研项目36项,其中进入临床阶段的创新药的临床项目超过25项。2021年翰森新申报及获得临床批件共15项,其中创新药相关的临床批件就有14项。
翰森研发的另一个特点是坚持自主研发和BD外部合作双轮驱动,内部研发投入以外通過BD增强自身产品管线。2021年翰森共引进两个临床阶段产品,其中一款产品已在美国获批上市,并在国内启动III期临床研究;此外翰森还开展多个平台技术合作,其中就包括两项基于RNA干扰技术的平台合作。2021一年翰森共支付了约合人民币3.74亿元BD项目费用。
复星则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深度孵化的方式,围绕肿瘤及免疫调节、代谢及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重点疾病领域搭建小分子、抗体药物、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并积极探索RNA、溶瘤病毒、基因治疗、靶向蛋白降解等前沿技术领域。复星在财报中披露2021年其在研创新药、生物类似药、仿制药及一致性评价项目共计超240项。
2021年10月,复星还通过附属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收购安特金,在原有病毒性疫苗平台的基础上,引入细菌性疫苗研发和生产技术,进一步丰富其疫苗的研发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