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
牛乳25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至半熟时,再加牛乳,煮至粥成,调以白糖进食。
本方有大补阴血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形体羸瘦。
本方出自《调疾饮食辨》、《本草纲目》等,原方用于“大补阴血”,“老人甚宜”,为滋补虚损常用方。若日久失于调摄,或久病失于调治,脏腑亏损,阴血亏虚,则见虚损,法宜大补阴血。方中以牛乳血肉有情之品为主,大能补阴血,益虚损;以粳米为辅佐,补牌以助牛乳之力,合用而成大补阴血之方。本晶滋补之力较强,尤宜于虚损重症。
本方滋润补益,对脾胃虚寒泄泻及痰湿水饮者不宜食用。
[方二]
鲜乌贼鱼肉250克,桃仁15,克,黄酒、酱油、白糖各适量。乌贼鱼肉冲洗干净,切条备用。桃仁洗净,去皮备用。乌贼鱼肉放入锅中,加桃仁、清水,旺火烧沸后加黄酒、酱油、白糖,再用小火煮至熟烂即成。
本方有养血调经功效。适用于血虚经闭。
本方出自《陆川本草》,原方用于“妇人经闭”,为治疗血虚经闭的代表方,血虚冲任失养,血海空虚,则见经闭。方中以乌贼鱼肉为主,血肉有情之品,大能养血调经;以桃仁为辅佐,活血调经。两者合用,一养血以调经,一活血以调经,而以养血为主,故适用于血虚兼有血滞之经闭及血虚经闭。
《唐瑶经验方》以本方去乌贼鱼,加莲藕煮食,则活血调经之力增强,原方用于“产后血闭”。
本方孕妇忌食。
[方三]
鲜桑椹1000克,糯米500克。鲜桑椹洗净捣汁(或以干品300克煎汁去渣),再将药汁,与糯米共同烧煮,做成糯米干饭,待冷,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为酒酿。
每日随量佐餐食用。适用于肝肾阴亏消渴、便秘、耳鸣、目暗、瘰疬、关节不利等症。桑椹滋阴补血强,辅以糯米补中益气,提高疗效。
[方四]
羊乳250克,羊脂60克。羊乳、羊脂放人锅中,煮作羹食。
本方有补虚劳,益精血功效。适用于虚劳羸瘦。
本方出自《食疗本草》,原方用于“补肾虚,亦主中风”,为补虚劳,益精血方。久病体虚,脏腑耗损,精血亏虚,则见虚劳羸瘦,法宜补虚劳,益精血。方中以羊乳为主,补虚劳,益精血;以羊脂为辅佐,补虚润燥以助羊乳滋补,合用而成补虚劳,益精血之方。本晶补虚滋润之力较强,对于虚劳羸瘦,肌肤枯憔者尤为适宜。
本晶温润补虚,对于外感未清及痰火内盛者不宜食用。
[方五]
猪里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盐、茴香、香油皆适量。将里脊肉洗净,剁成肉末,入食盐、花椒、茴香、香油调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将成时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烂;每日2次。
猪里脊即猪脊背上的瘦肉,结缔组织较少,质地细嫩柔软,无腥臊异味,入馔效佳。含蛋白质20%左右,并富含B族维生素和铁等,脂肪约为8%。
据中医古书记载,猪肉味甘咸性平,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本草备要》谓:“猪肉其味隽永,食之润肠胃,生津液,丰肌体,泽皮肤。”《随息居饮食谱》称:“补肾液,充胃汁,滋肝肾,润肌肤。”
配方中猪里脊滋阴血,润肌肤;粳米健脾益气;花椒、茴香既可调味,又可温中补虚。全方滋养阴血,补中益气,常服可收肌肤滑润光泽之效。
痰湿内蕴者不宜服用。
[方六]
鲜牡蛎250克。将其洗净,用黄酒、食盐、葱姜腌泡半小时后,取出,人火上烤熟,即可。佐餐食用。
牡蛎的保健作用古已载之。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一书就记载:牡蛎“气味甘温无毒。煮食,治虚损,调中……炙食甚美,令人细肌肤,美颜色。”日本古书也记载牡蛎“甘温,无毒,去脾胃内热,消汗,止渴,解酒,补阴养血,久食皮肤娇嫩。”牡蛎的美容作用源于它所含的蛋白质、糖类、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铜、碘、硒等营养物质,它们既能滋补强壮身体,又对皮肤起保健作用。
[方七]
藕适量,粳米二两,砂糖少许。将藕洗净,切成薄片,同粳米、砂糖同入砂锅内煮成稀粥。本方健脾、开胃、益血、止泻,适用于食欲不佳、大便溏薄、热病后口干烦渴。
[方八]
干红枣50克,花生米100克,红糖50克。枣洗净泡发,花生略煮后取花生衣,将枣与花生衣同放人煮花生的水中,加冷水适量,文火煮半小时,捞出花生衣,人红糖,溶化后收汁,作点心服用。
本方益气养血,适用于血虚证。
[方九]
净母鸡1只(约重1250克),桂圆肉、荔枝肉、乌枣、莲子肉、枸杞子各15克,冰糖30克,调料各适量。鸡腹部朝上放在大碗中,桂圆肉、荔枝肉、乌枣、莲子肉、枸杞子置于四周,再加上冰糖及精盐、料酒、葱、姜、清水各适量,上笼蒸2小时取出,调味,撒上胡椒粉。
本方补血养阴,益精明目,适用于病后、产后气血虚弱,面色苍白,形体羸瘦等症。
[方十]
藕粉、糯米粉、白糖各250克。藕粉、糯米粉、白糖放人盆中,加开水,揉成面团,放在笼内蒸熟即成。
本方有补虚益胃,养血止血功效。适用于虚弱食少,吐血,便血。
本方出自《本草纲目拾遗》,为治疗虚弱失血方。体虚胃弱,血不循经,则见食少和失血。法宜补虚益胃,养血止血。方中以藕粉为主,补虚开胃,养血止血;以糯米粉、白糖为辅佐,糯米粉补益脾胃,白糖补虚润燥,合用而成补虚益胃,养血止血之方。本品糯米取粉,则粘滞之性大减,尤宜老年虚弱者食用。
本品对痰热内蕴者不宜食用。
[方十一]
母猪蹄2只,通草6克,黄酒、食盐、葱白、生姜各适量。猪蹄刮毛洗净备用。通草放人纱袋中备用。猪蹄放入锅中,加清水、通草、黄酒、葱白、生姜,小火炖至八成熟,取出猪蹄,剔去其骨。原汤过滤去渣,加入猪蹄、食盐,小火炖至熟烂即成。
本方有养血通乳功效。适用于产后乳少。
本方出自《梅师集验方》、《随息居饮食谱》等,方名为后补,原方用于“痈疽发背或发乳房初起微赤”,“妇人无乳及乳痈,发背初起”,为治疗产后乳少代表方。产后血虚,乳汁生化不足,则见乳少。法宜养血通乳。方中以猪蹄为主,血肉有情之晶,大能养血补血以充乳汁;以通草为辅佐,通络下乳以助乳汁排泄。两者合用,一补一通,补中有通,配伍精当,共成养血通乳之方。此外,本方并有托疮功效,故还可用于乳痈和发背。
[方十二]
猪蹄1个,葱白2根,黄酒、食盐各适量。猪蹄去毛,刮洗干净。从趾缝处切成两片,放入锅中,加清水,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再加入葱白、黄酒、食盐,小火炖至熟烂即成。
本品有养血托疮功效,适用于四肢疮疡肿痛,败疮不收。
本方出自《肘后方》。方名为后补,原方用于“毒攻手足,疼痛欲断”,为养血托疮方。血虚不能托毒外出,则见疮疡肿痛或败疮不收,法宜养血托疮。方中以猪蹄为主,补血脉,托疮毒,长肌肉;以葱白为辅佐,通阳解毒以助托疮。合用而成养血托疮之方。本方养血托疮,对血虚毒陷之疮疡尤为适宜。本品养血,还可用于产后乳少。
本方热毒疮疡者不宜食用。
[方十三]
花生米200克,猪前蹄1个,黄酒、葱白、生姜、食盐各适量。猪蹄去毛,刮洗干净,切成两片,放入锅中,加花生米、清水、黄酒、葱白、生姜,旺火煮沸,改用小火炖至熟烂。再调以食盐略炖即成。
本方有养血通乳功效。适用于产后乳少,以及一般血虚病证。
本方出自《陆川本草》,方名为后补,原方用于“乳汁少”,为治疗血虚乳少常用方。血虚不足,乳汁生化无源,则见乳少。法宜养血通乳。方中以花生米为主,养血充乳;以猪蹄为辅佐,血肉有情之品,大能补血脉,通乳汁。两者合用,以增强养血通乳之力。本方养血补血,故还可用于一般血虚病证。
此外,《千金方》单以猪蹄炖食,用于“乳无汁”。
本方可用于贫血,白细胞减少症。
本方补血滋腻,对痰湿重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