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其实也是针灸中的一种,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艾灸是怎么操作的,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艾灸的操作方式及三个阶段。
艾灸的操作方式
艾灸的操作方式很多,主要有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等。
1、艾条灸
艾条灸法就是将艾绒卷制而成的圆柱,直径为1.5厘米、长20厘米,有的也加一些药物,称为药艾条。灸治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并与穴位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使用者感觉温热为宜。
2、艾炷灸
艾炷灸是将艾绒做成的圆锥形的艾炷,直接或间接地放在皮肤上,从上端点燃。如果直接放在皮肤上,艾炷燃尽后才换炷再灸,皮肤局部就会烫伤起疱以产生无菌性化脓,称为化脓灸,又叫瘢痕灸。唐朝名医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说的“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指足三里处的瘢痕灸。间接灸是在艾炷和穴位间衬隔某些药物,如生姜片、蒜片、附子饼、食盐等,不但能防止烫伤皮肤,还能发挥这些衬隔药物的作用,增强灸疗效果。如隔姜灸可治疗虚寒性腹痛、腹泻,隔蒜灸可用于治疗毒虫咬伤等。
3、温针灸
温针灸是在针刺得气后,留针在适当的深度,将一团艾绒缠绕于针柄或将一小截艾条套置在针柄上,然后点燃艾绒或艾条,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体内,从而同时起到针和灸的作用。
艾灸的三个阶段
1、初级阶段:
最基本的身体反应就是出现热感的传递。这种热感可能会出现在局部也可能是全身性的。
2、中级阶段:
已知病灶部位会出现酸麻胀痛抽损痒冷等不同的反应。同时未知的身体部分区域也会出现类似的感受,这往往是身体潜在病灶的艾灸反应,遇到这种情况,病人应当给予重视,并加以理性的分析,同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这个阶段身体热力传感仍然存在,特定区域会出现跳动,冒水泡的感觉,均属正常的艾灸反应。慢性病人这个阶段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会有数月的时间。病症较轻的病人,则很短,可能数天或者十几天就会消失。
3、高级阶段:
这个阶段身体施灸前的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但是仍然会有个别的身体区域还会有偶发性的经络跳动。热力出现和传递非常快,一般在瞬间或者不到一分钟内传遍全身,5-10分钟后身体会出现异常清凉的感觉。
身体还会出现任督热力循环传递,带脉热力传递,会阴有规律的跳动,自发式的腹式呼吸,全身清凉,闭眼会有白光或者山川,森林,流水等情况出现。因个人体质及机缘不同,出现的状况也会有所不同。此阶段是为高级阶段。。
特别是高级阶段我所讲述的一些现象,听者不可强求!比如光团,比如山川,河流,森林,等等。因为光团因个人体质和病情的不同,出现的颜色也不一样。会有红色,白色,黄色等。有的光团会出现在头顶,有的则是身体被光团包围。这些都跟个体有关,并无相同性。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身体出现的这些反应同样也是梦幻泡影,不可追求,不可贪恋,顺其自然,如是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