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三大戒
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欲大怒并大醉。
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养生有三戒:戒大怒、戒大欲、戒大醉,三者只要还有一个,就会损真元气,损坏生命的根本。
大怒
人不可不怒,那种正气凛然之怒是肝的生发之气的象征,是血性的标志,故“武王一怒而安天下”。但即使是这种怒,也要发而中节,不能过分。还有一种怒,是自私顽愚之怒,这种怒发起来,尤其没有止境,怒不可遏。
怒,可以有,但大了就会动肝气。怒则气上,气上则血上,气血都不得平和,而且牵动了气血就牵动了五脏。所以很多老年人往往因为发怒,血压升高,甚至中风。
大欲
大欲就是欲望,包括物欲、性欲。二者也可以有,但不可以大。太大了,它就会耗伤我们的精神气血。只要有欲望,你就会想得到,就会挖空心思,从而耗费精神。即使得到了,也是得不偿失。
大醉
人是可以饮酒的,喝到微醺也无妨,但千万不要大醉。大醉会动五脏六腑,会伤神,而且酒能乱性。
佛家有五戒:杀、盗、淫、妄、酒。佛家主张把这五者完全戒断,所以叫五戒。五戒是良师,在五戒过程中,会有很多很深刻的体会、感悟。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临终之前,告诉大家以戒为师,提醒在持戒中体会佛法的意义。
儒家则是另一法门,并不把这五者完全戒断,只不过是戒其“大”。你可以怒,可以醉,可以有各种欲望,但不要太大。到底何为大何为小,只能靠个人把握。
儒家养生以心为本
儒家在论及养生时,多取“修身”之说,儒家“以心为本”。儒家养生是通过锻炼、活动筋骨、培养道德以达到心灵的升华,孔子提出了“知者乐,仁者寿”的养生主张。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仁”字。孔子将仁学说成是一种善行、善举,并以此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提出“知者乐,仁者寿”,意为只有成为一个仁者,才能长寿,《黄帝内经》接受了孔孟的上述养生观点,认为那些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长寿者,多为“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即所谓“德全而不危”。其后中国的养生家基本上依循这一思路,强调养生必须与道德修养相协调。孔子认为:养生要从养德开始,要修身发扬人的善性,以清除心理上的障碍,取得心理的平衡,即“有大德者必得其寿”。孔子并指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贪求无厌)。”这种“三戒”的养生之道,儒家承认性生活在人类生活中的合理性,并认为要恰到好处,不要纵欲过头,从而伐性伤生;孔子还认为,一个人的心情要“申申如也”,对任何事物都抱乐观的态度。
“中庸”是儒家的思想行为准绳
所谓“中庸”,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和处事不偏不倚,“允执其中”;而礼则是衡量太过或不及的标准,此即“以礼节之”的意思。《孔子家语·五仪解》所谓“劳逸过度者,疾共杀之”,便是中庸观念在养生方面的具体体现。其影响所及,养生学中几乎无不循为法式。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淮南子,诠言训》之“节寝处,适饮食,和喜怒,便动静”,《抱朴子·释滞》之“人复不可绝阴阳(指房事)……唯有得其节宣之和,可以不损”,乃至于明万全《养生四要》之“人食必兼昧者,相因欲其和也。无放饭、无流歠(音辍chuò。饮;啜)者,节之礼,谨防其过也……苟不知节,必餍足而后止,则气味之偏,其中和之气传化之迟,斯成菀病之积”等等,莫不从其“允中”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