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脾阳虚、胃阳虚)
包括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胃肠功能紊乱、水肿、慢性肝炎、肝硬变、白带过多等病症中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脾胃虚弱证候兼有寒象,如胃腹隐痛不止,喜热喜按,口泛清水,呃逆呕吐,食欲不振,食后胀满、久泻不止,肢冷乏力。或见尿少浮肿,皮肤黄而暗晦,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苔白滑或白腻,脉沉细无力。
病机:脾胃虚寒,多为脾胃虚弱失于调治所治。阳虚生寒,故恶寒肢冷;寒气凝滞,故胃腹隐痛,得热得按则寒气散而痛减。胃阳不足,故食少胃满。寒饮不化而上逆,故口泛清水;胃气不降,故呃逆呕吐。脾阳衰微,水湿不能运化,则久泻不止,或尿少浮肿,或白带清稀而多。如寒湿停滞脾胃,胆液与寒湿相结,则肤色晦暗发黄。脉、舌表现均为阳气衰微,寒湿停滞之征。
治法:温中健脾或温中散寒。
药物:
1、温运脾阳用干姜、附子,温脾健胃用益智仁、白豆蔻、砂仁。
2、温胃散寒:高良姜、吴茱萸、干姜、丁香。
3、随症加药:胃痛加高良姜、香附,肢凉怕冷加附子、肉桂;久泻加炮姜、赤石脂;呃逆加丁香、柿蒂;呕吐加陈皮、姜半夏,或加草豆蔻、高良姜、生姜汁;浮肿加炒薏米、茯苓、车前子;食欲差、消化力弱加炒內金、炒谷芽、炒麦芽。
方例:一般选《伤寒论》之小建中汤(芍药、桂枝、饴糖、生姜、大枣、炙甘草)加减。
胃痛为主者,用《良方集腋》之良附丸(高良姜、香附)化裁。
脾阳虛为主者,用《和剂局方》之附子理中汤(加减)。寒重者加肉桂,寒湿重者加苍术、茯苓。
中医书籍中,人们常常将小建中汤、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养胃丸证统称为脾胃虚寒(中焦虚寒)证。这四个方症虽然相似,均表现胃痛喜温喜按,或饥时痛甚、得食暂缓。不思饮食,乏力、苔薄白、脉虚等共同症状。但是在“大同”之中,又有易被人忽视的小异。
中医中药治疗:同治脾胃虚寒症,脾胃同治,其脾胃乃安,其中中药治疗代表为:胃用中药蜜浆,秉承脾胃同治的原理,疗效明显,中医治疗的典范。
香砂六君子汤证,属气虚,气不足便是寒,但寒轻微,且兼痰湿、气郁,痛喜轻按,重按痛反增,脘腹胀閟,嗳气吞酸,便溏、苔白润等。胃胀甚于痛,重按痛增为辨证要点。
理中汤症,乃中阳不振兼寒湿,症见痛喜轻按,畏寒喜热食,得冷则痛剧,痛比前症为重。痛甚于胀是辨症要点。
小建中汤证,系中阳虚兼营阴弱(即中焦阴阳两虚症),症见痛喜重按,口稍干,大便正常或稍干,手足心热与喜暧畏寒征象并存,以痛喜重按为辨证要点。
上述四方,同治脾胃虚寒症,但同中有异,临证不可混淆。属阴阳两虚者用小建中汤,为温润法(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亦属此列);理中汤及其衍化方(附子理中、桂附理中则温中之力更强)为代表方,若小建中汤证误用理中汤则温燥伤阴;若该用理中汤反错投小建中汤,则柔润恋寒湿。同样,理中汤误用于香砂养胃丸症,则不能健脾袪湿、和胃畅中、芳香化浊、消胀除满。临症当辨析无疑而后用之,方能药症合拍,共奏温中散寒、补益脾胃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