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医 中医常识

中医时间观与养生的常识

发布者:尽意既安 时间:2011-11-21 15:24

“中医预防疾病的重点是养生,又称为养性、摄生、治未病。预防的目的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防病延年。养生的内容很多,如饮食、起居、情志、练功等。但都必须要“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使人体生理节律彼此协调,并与外环境的节律同步。《四时调摄笺》说:“人能顺此调摄,神药频餐,助以导引之功,慎以宜忌之要,无竟无营,与时消息,则疾病可远,寿命可延。”说明了养生应四时的重要性。

起居应四时

日常生活中的作息要顺应自然界的昼夜晨昏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并要持之以恒。传统养生学认为“精、气、神”为人生三宝,神为生命的主宰,能够反映人体的脏腑功能和体现生命的活力,故“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人们起居有常,作息合理,就能保养人的精神,使人精力充沛,神采奕奕。所以清代名医张隐庵称:“起居有常,养其神也”。长期起居无常,作息失度,会使人精神萎靡,呆滞无神。一日的起居有常是指人体应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则安排每天的作息时间。一日之内随着昼夜晨昏阴阳消长的变化,人体的阴阳气血也进行相应的调节而与之相适应。人体的阳气在白天运行于外,推动着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进行各种机能活动。夜晚人体的阳气内敛而趋向于里,则有利于机体休息以便恢复精力。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人体内的生物钟与自然界的昼夜规律相符,按照体内生物钟的规律而作息,有利于机体的健康;一年四季具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特点,生物体也相应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人体在四季气候条件下生活,也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适当调节自己的起居规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老奉亲书》也指出:“夏月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以上充分强调了起居要应四时的重要性。

饮食应四时

不仅一日中饮食要定时、定量,还要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调配饮食。《内经》要求要“饮食有节”,如果“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等不良生活习惯,便会导致“半百而衰”的结果。四时饮食不节还会导致很多疾病,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梁厚味,足生大丁”、“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等论述。《灵枢·师传》又说,饮食要:“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张仲景也说:“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说明饮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四时气候的变化情况,食物的性味等加以选择调配,才有益于人体的健康。一日中饮食有一定的要求,《三元参赞延寿书》说:“夜半之食宜戒,审酉前晚食为宜。”一年中的饮食,根据不同季节调配,张仲景说:“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春不食肝者,为肝气旺,脾气败。若肝旺补肝,脾气败尤甚。”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说:“春省酸增甘养脾气,夏省苦增辛养肺气,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秋省辛增酸养肝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此外,四时食物的选择还要注意食物寒、热、温、凉四性与脏腑的关系。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说:“春气温宜多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之,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四时食物的选择除了注意食物的性味外,还要根据身体状况,阴阳的偏盛调配食物则更为合理。

情志应四时

人的精神活动要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通过四时的调养,才能使精神内守,生气不竭,防止疾病的发生。情志应四时的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本神》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圣人治身之法说:“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说明圣人治身,首先重精神上的恬惔虚无,清静无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四时的节律变化密切相关,要使情志应四时,必须主动地按季节进行调摄。春三月是生发季节,天地气生,万物荣茂,情志要内守,不能动怒,要有“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的精神状态,思想形体要舒坦自然、放松、活泼、充满生机,以“使志生”;夏三月是繁荣季节,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情志要喜悦,切勿急躁发怒,“若所爱在外”,这样才能精神愉快,情志舒畅,“使志无怒”;秋季三月是天高气爽、宜人季节。但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在渐降,尤其深秋之时,草叶枯落,花木凋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垂暮之感,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故秋天要求人们要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只有“收敛神气”,才能使“志安宁”;冬三月是蛰藏季节,情志更要安静、内蓄,达到“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的精神状态,以“使志若伏若匿”。

练功应四时

气功是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的一种自我锻练方法,练功的功法,意念和呼吸都必须应昼夜、四时阴阳的变化。按昼夜的阴阳变化施动,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从子时至巳时为六阳时,从午时至亥时为六阴时。清气为阳时所主,浊气为阴时所主,所以行服气法,宜在六阳时为之。《服气经·秘要口廖》云“凡服气皆取阳时。”阳时服气颇有道理,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服气以平旦之时最为相宜,因为此时空气中的氧气较为充足。在按四季的阴阳变化施功。一年四季,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练功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使阴阳无伤,相生相长。具体说,春夏季节宜炼静功,并行“搅海吞津法”或“存思冰雪法”,以滋阴养阳,使肝气不致内变,心气不致内洞;秋冬季节宜炼动功,并行“闭气发热法”或“存思火热法”,以生阳养阴,使肺气不致焦满,肾气不致浊沉。”

相关标签: 中医养生 养生

相关阅读

  • 灵芝的功效与作用 灵芝功效介绍
    灵芝的功效与作用 灵芝功效介绍
    灵芝,这一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贵草药的植物,拥有诸多令人惊叹的健康益处,以下是对灵芝的主要功效与作用的分段详解。灵芝的功效与作用一、抗肿瘤与防癌作用灵芝被誉为抗癌神草,其强大的免疫功能调节能力是其抗癌效 ...
    02-20
  •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甘草,作为一味历史悠久的中草药,其根及根茎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广泛,备受推崇。甘草性平,味甘,入心、肺、脾、胃经,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以下是甘草的主要功效与作用的分段详解。一、补脾益气甘草 ...
    02-20
  • 养生壶可以熬中药吗 养生壶熬中药好没吗
    养生壶可以熬中药吗 养生壶熬中药好没吗
    养生壶,作为一种集茶器和养生为一体的健康生活工具,近年来在市场上备受欢迎。本文将对此进行全面解析,并提供使用养生壶熬中药的指南。一、养生壶的材质与熬中药的适用性养生壶的材质多样,其中玻璃和陶瓷材质因其 ...
    02-20
  • 减肥茶配方有哪些 减肥茶配方大全
    减肥茶配方有哪些 减肥茶配方大全
    在追求健康与美丽的今天,减肥茶成为了许多人的首选饮品。减肥茶不仅能帮助人们控制体重,还因其丰富的天然成分,具有调节身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等多种健康效益。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减肥茶配方,帮助你在享受美味 ...
    02-20
  • 壮阳吃什么补好 壮阳食物推荐
    壮阳吃什么补好 壮阳食物推荐
    在追求健康与活力的道路上,男性朋友们往往对如何壮阳、增强体质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文将为您介绍壮阳吃什么补好,帮助您通过日常饮食,自然增强体力与性能力。壮阳吃什么补好?一、海鲜类:锌与Omega-3的宝库海鲜类 ...
    02-20
  • 头上有个神奇“不老穴”,每天拍打1分钟,眼睛用到老都不花!
    头上有个神奇“不老穴”,每天拍打1分钟,眼睛用到老都不花!
    眼睛常被视为心灵的窗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扇窗户可能会变得不再那么清晰。许多人认为老花眼是年岁增长的自然现象,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有些人在四十岁左右,就开始感受到老花眼带来的不便。如何判断自己是 ...
    02-20
  • 降火凉茶有哪些配方 降火凉茶配方大全
    降火凉茶有哪些配方 降火凉茶配方大全
    在炎炎夏日或体内燥热之时,一杯清凉的降火凉茶无疑是解暑降温、舒缓不适的佳品。降火凉茶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不仅口感清爽,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够帮助调节体内平衡,缓解上火症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降火凉 ...
    10-22
  • 降火吃什么食物 降火食物推荐
    降火吃什么食物 降火食物推荐
    在中医理论中,上火是一种常见的体内热象表现,可能引发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咽喉不适、便秘、烦躁等多种症状。为了缓解这些症状,除了药物治疗外,调整饮食也是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将介绍几种具有降火功效的食物,帮 ...
    10-22
  • 龙葵的功效与作用 龙葵价值介绍
    龙葵的功效与作用 龙葵价值介绍
    龙葵,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中草药,因其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多样的功效而备受推崇。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龙葵的几大主要功效与作用。龙葵的功效与作用一、清热解毒龙葵的清热解毒功效尤为显著。它能够深入体内,中和并排 ...
    10-18
  • 枇杷叶煮水正确方法 枇杷叶煮水教程
    枇杷叶煮水正确方法 枇杷叶煮水教程
    枇杷叶,作为枇杷树的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在中医领域就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药材。其性味偏寒凉,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暑、调节血糖等多重功效,本文将详细介绍枇杷叶煮水正确方法。一、选材与准备首先,选择新鲜、无病虫 ...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