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到底是什么
“湿”与疾病相关,作为描述病因病机的词汇,脱离疾病孤立地谈湿是没有意义的。正常人没有病,单纯谈“湿”有何意义?有些人因为脾虚、工作环境等原因,容易生湿或受湿邪入侵,这是一种体质。体质只说明生湿的可能性大,在未病前也不是真的有湿。
“湿气”不是规范的中医词汇,是“湿”的口语化表达,“湿”与“湿气”本质上是一个概念。“湿”邪作为中医的病因之一,有以下4个特点:
①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湿邪侵犯人体可使人体出现沉重、重着的症状,如身体困乏、肢体沉重、肛门坠胀等。“浊”,即浑浊、秽浊不清之意。湿邪为病,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性质具有秽浊不清的特点,如黏液便、小便混浊、白带等。
②湿性黏滞:黏,黏腻;滞,停滞。湿邪致病具有粘腻、停滞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如湿滞大肠,大便粘腻不爽;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如长期身热不退,自觉发热,按其肌肤却不甚热。由于湿性黏滞,停滞于某些脏腑组织难以化解,故湿邪为病,病程一般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如湿痹(关节炎)。
③湿性类水,水性趋下,故湿邪为病易侵犯人体的下部。人体下部的疾病多有湿邪为病的特点,如白带病、肛窦炎、前列腺炎等。
④湿邪易阻遏气机,从而损伤机体的阳气。
因此,当人们患病时出现精神困倦、食欲不振、口腔粘腻、口渴却不想饮水等症状,中医认为这些症状的性质特点符合“湿”的特点,就认为其病因与湿邪有关或者有湿邪形成、留滞于体内了。
如果生病时,有伤于雾露,或汗出沾衣,或水中作业,或涉水淋雨,或居于潮湿之处等因素存在,中医就认为是外湿。如果没有这些外部因素,就可能是因为脾虚、肺肾不足导致水湿代谢障碍而发病,这种病因或疾病属性就是内湿。所以说,湿既可以作为一种病因,也可以是一种病理产物。
这些原因会带来湿气
1、外来湿气影响
外湿致病,多因患者伤于雾露,或汗出沾衣,或水中作业,或涉水淋雨,或居于潮湿之处而得。发病有由表入里的转变规律,因病变部位的不同而症状各异。浅则伤人皮肉筋脉或流注于关节,深则可入脏腑。如湿郁肌表,可见恶寒无汗,发热体酸,头重如裹,身重而痛等症;湿阻经络,则见肢体重着酸痛,或经脉拘急或痉挛等症状;湿着筋骨成为湿痹,又可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等症状。
外湿侵袭人体,还常兼有风、寒、暑、热等其他致病因素或病机特性,临床上也常以此作出病因或病性诊断,以为治疗依据,如寒湿相兼、风湿相兼、湿热相兼,或风寒湿三者相兼等。
2、内在湿气影响
内湿可因外湿侵入人体,影响脾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称为湿困脾土。也可因饮食不当、劳倦思虑等原因损伤脾脏,或因肾阳衰弱引致脾阳不振而形成。因脾主运化,与人体内水液的代谢和输布密切相关,脾脏虚损,失去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则人体内水液聚而成湿,甚至积而成水。
内湿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精神困倦,食欲不振,口腻不渴,胸闷痞满,呕吐痰涎,便溏泄泻,或尿少浮肿,或妇女白带量多等症状。内湿在人体内还可进一步演变发展。如上入胸膈,则可形成湿蔽清阳,严重者可产生神识如蒙的症状;或胸络痹阻,发生胸痹胸痛。如壅结于大肠,又可见大便下血、血色不鲜,或紫黑如赤豆汁等症状。其病证性质又有寒热虚实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