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在中医学上称之为神阙,是常用的治疗要穴之一,古代就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的说法上,由此可以见肚脐与人体的身体状况密切相关。
肚脐在胎儿未出生前是与母体进行营养交换的通道,在胎儿发育的进程中,脐带直接与胎儿腹壁相通。在胎儿出生后,人体的十二经络都运行通过肚脐,且该处较为浅薄,药物以及其他可吸收物质都可以经此进入体内。
由于肚脐处腹壁较薄,且呈现一定的凹陷结构,且有环境相对潮湿,因而特殊的结构及环境决定了该处容易滋生细菌,细菌的生长及繁殖过程中容易产生代谢产物,因此肚脐处偶尔能看见分泌物。据研究表明,肚脐分泌物具有1000多种细菌,大多数属于常见的皮肤寄生菌。由于这些寄生菌的长期寄生,则分泌物会逐渐增多,若经常喜欢用手抠,引起该处皮肤破溃,则可能造成感染、化脓,进一步引发周围组织的炎症,甚至是化脓性感染。肚脐的分泌物有时需要认真观察,某些疾病可从分泌物种诊断。
正常情况下的分泌物量少、肚脐周围皮肤滋润。若分泌物呈黄色,甚至为脓水样,伴有臭味则提示肚脐周围皮肤有化脓性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感染病灶会迅速扩大,患者会出现腹痛、瘙痒,甚至发热。治疗时,可先用棉签蘸医用碘伏(不可使用医用酒精,因其刺激性较大,肚脐处皮肤比较娇嫩)由外向内消毒3变,洗净脓液后,涂抹一些消炎药即可。
若分泌物黏滞,无明显气味,则提示可能是盆腔、胆囊等部位的感染,则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及病变部位。
对于出生两个月内的婴儿,肚脐周围可以有少许粪便样分泌物,这个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殊治疗。两月后,分泌物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若两月后,甚至1周岁后仍可这种分泌物,或分泌物反而增多,伴肚脐出红肿,则需进一步检查治疗,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由于肚脐处的分泌物由该处的寄生菌所产生,若长期不清理,则分泌物量可能会有所增多,因此但分泌物较多时,适当的清理也是需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清理肚脐处的分泌物呢?
由于肚脐处皮肤浅薄,皮下无肌肉等组织,因此清理此处时不能过于用力。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取棉签蘸取少许生理盐水后,轻轻清除分泌物,分泌物清理干净后,更换棉签后再次清洗肚脐处及肚脐周围,最后用纸巾擦干。可间隔2-4周清理一次,不宜过于频繁。需要强调的是,不可以使用手抠肚脐,会引起肚脐周围的感染。
日常由于肚脐深处无脂肪保温,且该处血运不发达。因而日常要注意肚脐处的保暖,尽量着装不露肚脐,以免引起腹痛等不适。(福州市马尾区恒康中医门诊部王国浩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