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养生保健 四季养生 秋季养生

夏秋之交谨防“阴暑”来袭

发布者:知朱侠 时间:2010-8-14 11:33

事实上,这个季节晚上的气温往往偏低,这样做很容易感冒。白天受热晚上又突然受风寒,也会中“阴暑”,患者会有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

夏秋之交谨防“阴暑”来袭

中暑分阳暑和阴暑。阳暑多因在阳光下曝晒或高热密闭环境下工作造成;阴暑是因贪凉饮冷、露宿、长期呆在低温的空调房里或频繁出入空调房间等原因造成。随着空调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中暑是属于阴暑。

按照中医理论,伤阴暑主要是因风、寒、湿邪侵袭机体引发,常常在季节转换的时候由于过度贪凉而出现,如果过于避热趋凉,均可导致风、寒、湿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

由于夏秋之交暑热湿盛,人们毛孔开张、腠理疏松,人们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若过于避热趋凉,如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于阴寒潮湿之地,或在树阴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

中了“阴暑”如何应付呢?

“阴暑”分3种情况,类似感冒的“阴暑”患者可服用香薷、厚朴及白扁豆熬的汤;若症状类似感冒并伴有嗓子疼痛,可服用香薷、厚朴、白扁豆和银花、连翘熬的汤;若是体内寒湿,藿香正气胶囊或水就可以解决问题。

妙!中暑急救“四字诀”

中暑的现场判断程度:

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和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和脉搏增快等表现。体温往往高于正常。

重症中暑:是中暑类型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危及生命。重症中暑可分为三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中暑急救“四字诀”

1、搬。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电扇为他扇风,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

2、擦。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3、服。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

4、掐。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救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如果回到炎热的环境,会引发比之前更严重的后果。

防暑小贴士:

外出时不要过度疲劳,可以走一段路就适当休息会儿。出门最好戴个凉帽、打把伞。在温度较高的室内应打开电扇,加速空气对流,但不要直吹身体。热天出门尽量随身携带降暑药以备不时之需,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仁丹等。

相关标签: 夏季 中暑 中暑急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