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养生保健 四季养生 春季养生

四种人最适合冬季进补 冬季进补推荐九款宜补中药

发布者:微微酱ing 时间:2022-3-31 18:30

从中医角度来说,冬季是最佳的进补时机。那么,冬季如何进补呢?进补首选中草药,那么你知道适合冬季进补的中草药吗?

冬季进补的最佳人群

慢性病人:原来患有慢性疾病,冬令季节,可以结合病症,一边施补,一边治病,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更大。从目前临床应用膏方的情况来看,不但内科病人可以服用膏方,妇科、儿科、外科、伤骨科、五官科的病人都可以服用膏方药,气血阴阳津液虚弱的病人也都可以通过服用膏方来达到除病强身的目的。

亚健康者:现代社会中青年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主要为精神紧张,脑力透支),同时众多的应酬、无度的烟酒嗜好、长期不足的睡眠及休息,均可造成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变化,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就非常需要适时进行全面整体的调理,膏方疗法就是最佳的选择。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特性,人体的各种机能,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向衰退,而冬令进补,则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女性:对于女性来说,脾胃主全身元气,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的衰老;若脾胃能吸收饮食中的营养,充分滋养全身脏器及皮肤腠理,当脾胃正常运转时,全身的营养不断得到补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随之增强,脸部就会红润,皮肤就会充满光泽和弹性。补充一点: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说的是肝脏在女性健康中的重要性,而女子因为生理原因,多处在血虚肝旺的状态,所谓的野蛮女友也与这个有关。因此,服用膏方,对于补充其气血也有一定的帮助,可调整女性的情绪。

冬季进补的注意事项

首先,进补需辨识体质。“进补提倡‘食’之有道,不同的体质,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进补各不相同,切忌虚实不分,要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进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证的病人不宜过用补药,而虚证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所以对症进补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比如,偏寒者往往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等,偏热者则往往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等,若不辨寒热妄自进补,很容易导致“火上浇油”。

其次,要避免进补单一。部分人喜欢按照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这会对体内的营养平衡造成影响,不利于健康。如牛羊、狗肉、辛辣食物、酒等,都是偏温热的,会造成体内毒火旺盛,出现口干、嗓子疼等症状,不要过多食用。

再者,要切忌无病乱补。无病乱补,既增加了开支,又害了自身。长期服用没有必要的“补品”,无疑是增加了身体的负担,“冬季进补可以恢复体力、提高人体抗病能力,但补过头了也不是好事,甚至会适得其反。”很多人天一转凉就开始吃牛肉、羊肉、药炖排骨、十全大补汤等滋补品,吃这些不但不能达到恢复体力的目的,反而会使那些燥热体质的人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

最好是以食来代药。正所谓:药补不如食补。其实,许多食物也是很好的滋补品,不一定要药补。如多吃萝卜具有健胃消食、顺气宽胸的功效。多吃山药可以起到补脾胃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适当吃吃胡桃、芝麻、花生、红枣、扁豆等。

推荐九种冬季进补的中草药

1、黄芪

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二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退肿的功效。益气固表是黄芪主要的功效,所谓益卫固表,是指黄芪具有增强人体的防御功能,提高预防外感性疾病能力的作用。所以,体质虚弱易患感冒的人,经常用黄芪煎水代茶饮,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黄芪含有黄酮类、皂苷类、胆碱类、糖类及多种微量元素黄芪提取物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延长细胞寿命,抗氧化。它对正常心脏能增强收缩功能,对衰竭的心脏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并能扩张心脏冠状动脉,保护心脏器官。黄芪能够增强学习记忆能力,并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黄芪还具有保肝、造血、抗肿瘤和减轻放化疗反应等作用。

2、枸杞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枸杞适合血气两亏、高血压、体质虚弱、视力下降、贫血、慢性肝炎,中毒性或代谢肝病及胆道系统引起的肝功能障碍等的人士服用。特别适应于肾虚腰痛、工作繁忙的男性食用。

3、黄精

黄精是老年人较理想的补养之品。因为老年人(特别是秋冬季)不仅阳气较弱,而且阴气多有不足。黄精其性平和,作用缓慢,可作久服滋补之品,既有补脾气,兼补脾阴,又有润肺生津,益肾补精的作用。

4、甘草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5、当归

女性冬季怎么进补呢?当归最适合。当归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尤其适合女性使用。祖国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治疗。

6、三七

有益气养血、治疗崩漏、产后虚弱、自汗、盗汗、有滋阳强壮作用。也治疗老年人的头风痛、腰肌酸软无力等症。

7、山楂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8、天麻

天麻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9、石斛

养阴生津、增强体质、补益脾胃、护肝利胆、清虚热、强筋壮骨、抑制肿瘤、明亮眼目、延年益寿。

相关阅读

  • 谷雨是几号 谷雨是24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
    谷雨是几号 谷雨是24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
    2025年的谷雨节气落在4月20日,这一天是农历乙巳年庚辰月己未日,即三月廿三。谷雨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承载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和自然气候特征。一、谷雨的气候特征谷雨时节,太阳 ...
    04-14
  • 谷雨节气和谁有关 谷雨节气是怎么来的
    谷雨节气和谁有关 谷雨节气是怎么来的
    谷雨节气与古代农耕文明紧密相连,其起源可追溯至先民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总结。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既反映了降水增多、谷物生长的物候现象,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农事智慧与文化传承。这一节气既是自然节 ...
    04-14
  • 2025年谷雨是哪一天 谷雨在24节气里排第几
    2025年谷雨是哪一天 谷雨在24节气里排第几
    谷雨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2025年的谷雨将于4月20日迎来。谷雨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即将结束,夏天的脚步渐近。在二十四节气中,谷雨排在第六位,通常出现在4月19日至4月21日之间,是一 ...
    04-14
  • 谷雨节气都有哪些特点和风俗?
    谷雨节气都有哪些特点和风俗?
    谷雨节气是春季最后的节气,降水量开始增加,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谷雨也有许多民间风俗活动,反映了人们对丰收和气候变化的关注。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谷雨节气的气候特点和传统风俗,帮助你更好地了解 ...
    04-14
  • 2025年谷雨是几号 谷雨节气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2025年谷雨是几号 谷雨节气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你知道谷雨节气是几号吗?2025年的谷雨将在4月20日到来,这一天标志着春季最后的节气的到来。谷雨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节点。本文将详细探讨谷雨节气的历史背景、气候特点以及它对农业的深远影响。 ...
    04-14
  • 今年春分是几月几日几点?这些时间信息早知道!
    今年春分是几月几日几点?这些时间信息早知道!
    春分不仅是季节更替的标志,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文化内涵。本文将深入探讨春分的天文学背景、传统习俗,以及如何在这一时节进行健康养生。2025年春分的具体时间根据天文学资料,2025年的春分将发生在3月20日17 ...
    03-20
  • 春分的特点和风俗有哪些?带你领略传统节气魅力!
    春分的特点和风俗有哪些?带你领略传统节气魅力!
    春分不仅仅是气候上的转折点,也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从竖蛋游戏到春祭活动,古人以不同方式迎接春天的到来。而在现代,春分也是调整作息、适量运动的好时机。本文将带你了解春分的气候特点、民间风俗,并结合科学 ...
    03-20
  • 春分是什么意思?一文读懂这个重要节气的内涵!
    春分是什么意思?一文读懂这个重要节气的内涵!
    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中点,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刻。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当太阳运行到黄经0时,我们迎来了春分。这个节气不仅在天文学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也在人们的生活习俗、农事活动以及 ...
    03-18
  • 春分是什么时候?教你掌握节气时间规律!
    春分是什么时候?教你掌握节气时间规律!
    春分通常发生在每年3月20日至21日,是昼夜等长、万物复苏的重要节气。此时,气温逐渐回暖,但昼夜温差较大,需注意保暖。春分习俗丰富,包括竖蛋、放风筝、祭祀祖先等。此外,春分也是养生的好时机,可通过调节饮食 ...
    03-18
  • 春夏之交养生要点有哪些 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春夏之交养生要点有哪些 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春夏之交,气温逐渐升高,自然界中的阳气逐渐旺盛。在这个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加快,阳气逐渐向外发散。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们要顺应春天气候特点,调整生活方式,注重养生。本文将为您揭秘春夏之交的日常养生要 ...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