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 亲子沟通

别轻易对孩子说“我生气了”

发布者:伊犁的伊人 时间:2012-11-5 22:58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们对孩子说:“别闹了,妈妈生气了!”、“你不好好吃饭,奶奶生气了!”等等,认为孩子意识到家长生气了就会乖乖听话。但是事实上,家长总是对孩子说“我生气了”,可是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哟,有心理研究显示,对6岁前孩子经常性生气,会让他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甚至有自杀的倾向。

爸爸妈妈们可要注意了,尽量不要对孩子生气,即使真的生气了,也要先控制好情绪,如果忍不住爆发出来了,事后也要马上抚慰孩子,告诉他:“宝宝刚才不乖,妈妈好伤心呀,忍不住生气了,但是妈妈还是很爱宝宝的,宝宝只要改正了坏毛病,还是人见人爱的乖孩子!”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解析问题一:分析是什么事情让你生气,学会冷静处理

对待孩子的言行,爸爸妈妈们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用生气来管教孩子。如果孩子出现反常的举动,比如突然不听妈妈话了,大哭大闹,家长们首先要保持冷静,如果觉得很生气也要先压住火气,仔细想想孩子哭闹是不是有他的原因,用轻柔的语气询问他:是不是病了累了,还是在幼儿园受欺负了,了解情况之后,慢慢地抚慰孩子,在平复孩子心情的同时,爸爸妈妈的火气也慢慢消退了。

如果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比如乱扔东西,或者说粗话等等,也可以尝试着先耐心地引导他,告诉他“要将东西放回原位,而且小孩子要讲文明,不能随便说粗话,这些都是坏孩子的行为,大家都不喜欢坏孩子!”看到孩子认真地改正了,爸爸妈妈要及时地夸奖他,让他感觉到自己听话就能受到表扬,也会高兴起来,看到孩子又是乖乖的了,爸爸妈妈怎么还会生气呢?

解析问题二:分析是孩子的行为错了,还是大人的理念错了

小孩子都有自己玩乐的世界,有他喜欢的游戏方法,这些都是大人不懂或不了解的,所以爸爸妈妈认为孩子不应该做的事情,他自己可能觉得没什么不对的,就是可以这么做。这样一来,如果爸爸妈妈生气了,他就会更加疑惑,甚至怀疑自己,产生自卑了。

比如说,孩子正在用苍蝇拍打苍蝇,他是把它当作玩具玩了,可是爸爸妈妈却不懂他的想法,觉得他是在玩脏东西,马上命令他:“快把这个脏脏的拍子放下去洗手,你要是不放妈妈就生气了!”这时候孩子会觉得妈妈连玩具都不让他玩了,好伤心啊!其实妈妈不妨尝试一下,跟着孩子一起玩,拿着拍子跟他一起拍,一边问他:“宝宝告诉妈妈,你在干什么呢?”

孩子在给妈妈讲解的时候也会产生成就感,能够培养他的小自信,而且听到孩子乖巧的解释,妈妈的心情也会变好呀!玩过之后再带孩子去洗手,并告诉他:“苍蝇拍是拍苍蝇的,上面有好多好多细菌呢,宝宝以后如果一定要玩的话,玩过后一定要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的,知道吗?”这样既能满足孩子游戏的愿望,又能让他长见识,一举两得。#p#副标题#e#

解析问题三:分清楚大错小错,不要轻易用生气制服孩子

许多家长总会时刻盯紧孩子,只要孩子犯了一点小错,或者有什么不好的举动就马上制止,想从根源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但是这样做反而更不容易让孩子的不良行为消失。而且如果爸爸妈妈一直管制着孩子,他一犯错就用生气来制服他,反而会形成副作用:使性情较弱的孩子会变得内向自闭郁闷,而开朗外向的孩子尤其男孩会变本加厉故意使坏捣蛋。

其实,如果孩子犯了无伤大雅的小错,爸爸妈妈大可以装作不知道,让孩子尝到事情的后果,以后自然而然就不会再犯错了。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想伸手抓饭吃的时候,妈妈沉住气,不要立刻制止他,让孩子看到抓饭的后果就是把饭都弄到地上了,而且自己吃不饱,那么他以后就会乖乖地用勺子吃饭啦。

等孩子长到五六岁后,开始慢慢懂事了,爸爸妈妈就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来引导他,在平时聊天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告诉他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或者把孩子近期犯的小错误拿出来分析,帮他改正坏习惯,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爸爸妈妈心平气和地教导才能让孩子能耐心听完,认认真真地改正错误。

解析问题四:用生气来硬碰硬,则会形成反作用

面对爸爸妈妈生气,比较调皮的孩子也会使出绝招,学着大人一样用生闷气的办法来要挟爸爸妈妈。这个时候家长们再无奈地妥协,就容易让孩子形成要挟大人的坏习惯,以为生闷气爸爸妈妈就拿他没办法了,反之,如果家长们继续生气,跟孩子硬碰硬,也只会让矛盾更加激烈,这可怎么办呢?

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持好心态,先不要生气,不给孩子要挟大人的机会,同时,爸爸妈妈也要尽量关注孩子的正面行为并加以赞赏鼓励,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信任,给他树立美德的机会。比如孩子如果不肯洗澡,大人不妨通融一次,告诉他今天不洗就算了,但明天要洗,这等于期待孩子能做到说话算数,是对孩子信任的具体表现,孩子都很重视爸妈对自己的信任,一般会乐意第二天洗澡的。

爸爸妈妈要生气时,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之后,再采取相应的行动,看看孩子是需要关心抚慰,孩子需要大人的引导,对症下药,既能够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也可以避免大人们生气给孩子带来心理影响,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经历。

相关标签: 生气 忧郁

相关阅读

  • 父母应该这样帮助孩子度过叛逆期
    父母应该这样帮助孩子度过叛逆期
    孩子叛逆期的典型表现:1、破坏性强:摔东西、拆玩具、乱写乱画、撕书、故意把玩具丢的满地都是。2、倔强固执,情绪反应激烈:坚持要特定的某一件东西,即使是外表相同的也不要;坚持要穿某件衣服某双鞋,即使不符合 ...
    08-08
  • 8种教育心得 助家长提升威信
    8种教育心得 助家长提升威信
    孩子在家里上蹿下跳,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去超市偏要买玩具,不依着就撒泼打滚;邻居上门告状,说你家孩子又动手打了她的孩子,好多家长都会被激怒,大声呵斥,甚至动手就打。殊不知这样的教育孩子会给孩子留下阴影 ...
    06-17
  • 父母虐童源自这三种心理
    父母虐童源自这三种心理
    相信各位网友在朋友圈或者是新闻上会看到,有一些孩子因为父母的虐待而死亡或者是离家出走,这不禁让人十分心痛。心理健康专家称,父母虐待子女的原因有很多。那么,为什么父母会虐待孩子?1、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 ...
    05-04
  • 好爸爸养成记 如何增进父子关系
    好爸爸养成记 如何增进父子关系
    在生活当中,很多的男性因为在外工作应酬,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所以很多时候,和孩子关系相对比较的疏远。那么,如何才可以增进父子的亲密关系呢?1、给宝宝换尿布宝宝出生后,最麻烦的事就是换尿布。不 ...
    04-20
  • 亲子互动能缓解儿童多动症
    亲子互动能缓解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儿童时期发病,影响一生的综合性障碍症候群。多动症又被称为轻微脑功能障碍或轻度脑损伤。以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为特征,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患儿智力 ...
    04-12
  • 空巢老人心理易出现问题 如何解决
    空巢老人心理易出现问题 如何解决
    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1、空巢老人一般孤独感强社会化生活方式,子女不在身边以及年龄的增大等因素都会增强老人的孤独感。有些空巢老人一直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每日除了进餐和睡觉外,别无他事,这种生 ...
    02-28
  • 六种错误方式 让你和孩子没有共同语言
    六种错误方式 让你和孩子没有共同语言
    很多父母都抱怨自己无法和孩子进行沟通,其实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家庭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父母和孩子缺乏共同语言,这也是我们当代所面临的问题。那么,哪些错误方式会阻碍孩子成长呢?1、命令、控 ...
    01-25
  • 现代子女养成记 如何让子女高人一等
    现代子女养成记 如何让子女高人一等
    如何在家教中做好攻心呢?既然要对孩子攻心为上,那我们家长也要将心比心才行。为了让孩子心服口服,我觉得家长至少要做好三项心理准备。第一条就是耐心。攻心为上的关键是让人心服口服,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足 ...
    12-03
  • 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心的因素
    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心的因素
    美国幼儿教育专家莉莲凯茨研究发现,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而丧失自信心,给别人的感觉是,这些孩子越学越笨。其实,有一种笨是学来的。而吸走他们自信心的是以下三 ...
    09-11
  • 过度溺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
    过度溺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
    在严重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一离开家势必会遇到大问题。在家中,他们习惯了别人替他做事情,他可以颐指气使,但到了家以外,很少有人会愿意接受他的颐指气使,相反,什么事都要他自己去完成。然而,他童年的经历告诉他 ...
    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