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心理健康 成长心事 成长烦恼

如何解决亲密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

发布者:落花流水 时间:2013-8-29 14:45

前几天和老婆一起(第 N 遍)看 Friends ,看到 R&R 第一次分手的那集,Rachel 因为工作加班好多天,在Anniversary 也要加班,Ross 于是把晚餐带到 Rachel 的办公室,本来是一番浪漫好意,结果弄得 Rachel很不开心,大吵一架于是分手。

冲突在于,Ross 希望能够在 Anniversary 和 Rachel 一起吃饭,而 Rachel因工作紧张不能一起吃饭。其实这样的利益冲突在亲密关系中非常频繁,甚至可以说是吵架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解决冲突的办法是两人都不越界要求对方,尊重对方的意愿,如果这样看的话,在 R&R 问题中 Ross 显然是over-the-line 的,因为 Rachel 完全有不和他吃饭的自由,尽管 Ross的要求很合理。但一旦双方皆认为自己合理,冲突却不可避免的时候,就必须各自退回到尊重对方的自由。

但其实这也不是问题的终极解决之道,因为这会导致一旦冲突发生,两人就退回到自己的领地,制造出冷战气氛来,“尊重对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着实没有那么容易。

经过老婆的提醒,意识到这里有一个更好的方案,简言之就是两人都将双方看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以下对比使用和不使用这个假设情况下的差别:

不使用“利益共同体”假设:对于 Ross 来说,他的期望是和 Rachel 共进晚餐,这个期望没有得到满足。于是 Ross 的个人利益是损失的。对于Rachel 来说,她当然也期望和 Ross共进晚餐,但是她认为更重要的是工作,况且只是延迟一个晚餐。权衡之后她认为应该工作为先。对她来说,虽然有所损失,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她的总体收益仍然是正的。OK,这就是说Ross 不满意,Rachel 是满意的。换言之如果他们共进晚餐了,那么 Ross 是满意了,但 Rachel就不满意了。总有一个人会不满意。一旦每次争端都会有人不满意,结果就是日积月累,最后在一点爆发出来。然而,如果我们换一种假设,就能让双方都满意,而且心甘情愿地意见一致(当然,前提是你得认可以下的态度)。

这个假设就是,在计算损益的时候将双方的利益看成一个整体:这时对于 Ross 来说,和 Rachel共进晚餐能够得到短期情绪收益,但会影响工作——严格来说是影响 Rachel 的工作,但关键在于这里我们假设 Rachel 的工作就是 Ross的工作(利益是一个整体):前一种情况下 Ross 感觉到共进晚餐对自己没有损失,但如果将 Rachel 的利益也归纳进来,Ross就会认为共进晚餐是有损失的,这个损失就是影响 Ross/Rachel 的工作。在这个考虑之下, Ross 便会主动两害相权取其轻,放弃晚餐。

当然,以上是理想情况,现实生活中人们其实很难将他人的利益真正放在心上,不过亲密关系中的人如果想最优化相处的话还必须得这么做,因为本身两人的利益就是一个整体。

虽然这很困难,但有一个策略是可以一用的,Ross 可以设想自己处在 Rachel的位置上会怎么办,但这话谁都会说,实际上往往是不够的,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这样设身处地,因为他毕竟不在 Rachel 的位置上,正如 Ross 说的“It’sjust a job”,说明他难以从情绪上感知到 Rachel 对这份工作的感觉。

为了避免这个认知缺陷,其实有一个更重要的技巧,也是这篇文章最想说的内容:他要回忆起自己曾经历过的和 Rachel现在的处境很相近的境况,回忆自己当初是怎么办的。其实,在第一季的时候就恰好有这样的情况:他们第一次在一起时,博物馆之夜,Ross刚好博物馆里面有急事,赶过去,结果忙到很晚,误了他们第一次的晚餐,让 Rachel 等了很久,如果 Ross 当时能够回想起博物馆之夜,想必就不难理解Rachel 现在的心境了。

实际上,这种将别人所处的境况通过与自身曾经的经历进行平行的类比来学习的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真正能够从他人的经验当中学习到东西的一个重要基础。如果不能联系/类比到自己曾经相仿的境遇,别人的故事在大脑中的记忆就不够深层,虽然理性上能够理解,也似乎能够记住,但真正类似的事情发生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就不能回忆起从别人故事中学到的教训了。要让别人的故事成为自己的故事,平行类比到自身的经历是必要的方法。这里涉及到的关于人类记忆的原理可以参考《找寻逝去的自我》。

相关标签: 心理技巧 情感宣泄

相关阅读

  • 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家长怎么办?家长应对全攻略
    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家长怎么办?家长应对全攻略
    孩子是家长心中的宝贝,他们的身心健康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然而,现实中不少家长惊讶地发现,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情绪暴躁,或是出现一些令人费解的行为,这些都可能是心理问题的信号。此时, ...
    04-16
  • 心理有问题的孩子会有什么表现
    心理有问题的孩子会有什么表现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在成长的夜空中散发着自己的光芒。然而,当心理问题的阴霾悄然笼罩,这颗星星可能会失去原有的璀璨。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往往会通过一些表现透露内心的困扰。这些表现就像是无声的信号,等 ...
    04-16
  • 小孩玩手机成瘾怎么戒掉?科学方法全解析
    小孩玩手机成瘾怎么戒掉?科学方法全解析
    如今,手机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它却可能变成了甜蜜的负担。当你看到孩子整天捧着手机,沉浸在游戏、短视频的虚拟世界里,忽略了学习、运动和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你是否心急如焚?孩子手 ...
    04-16
  • 小孩玩手机上瘾怎么解决?实用策略全解析
    小孩玩手机上瘾怎么解决?实用策略全解析
    如今,智能手机如同神奇的魔法盒子,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但当这种吸引逐渐演变成难以自拔的上瘾状态时,家长们的担忧也随之而来。小孩玩手机上瘾不仅可能影响他们的视力、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和社交发展造成阻 ...
    04-16
  • 有什么办法让孩子不玩手机?5个方法让孩子告别手机依赖
    有什么办法让孩子不玩手机?5个方法让孩子告别手机依赖
    家长们是否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一回到家,就一头扎进手机的世界,刷视频、玩游戏,对周围的一切都充耳不闻。手机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紧紧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孩子过度玩手机不仅可能影响视力、睡眠和学习成绩, ...
    04-16
  • 怎么帮助孩子戒掉手机?试试这5个方法
    怎么帮助孩子戒掉手机?试试这5个方法
    当你看到孩子长时间低头摆弄手机,眼神紧紧锁定屏幕,对周围的世界充耳不闻时,是否会心生担忧?在这个手机普及的时代,孩子的生活似乎越来越被这小小的电子设备所占据。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抱着手机玩简单的游戏,到青 ...
    04-16
  • 让孩子戒掉手机瘾的最佳方法 科学有效的戒除攻略
    让孩子戒掉手机瘾的最佳方法 科学有效的戒除攻略
    如今,孩子的手机使用问题,犹如高悬在家长心头的一块大石。当看到孩子放学回家后便一头扎进手机屏幕,眼神呆滞、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时,家长们的焦虑与担忧如潮水般涌来。如何才能打破孩子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引导他 ...
    04-16
  • 儿童手机瘾大怎么戒掉?科学戒除指南
    儿童手机瘾大怎么戒掉?科学戒除指南
    如今,手机屏幕闪烁的光芒吸引着众多儿童的目光,不少孩子深陷其中,手机成瘾现象屡见不鲜。从本该认真学习时偷偷刷视频,到晚上熬夜玩游戏,手机就像一个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们忧心忡忡,却往往不知 ...
    04-16
  • 小孩戒手机瘾的有效方法 让孩子告别手机瘾
    小孩戒手机瘾的有效方法 让孩子告别手机瘾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当您看到孩子整天抱着手机,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忽略了现实的美好时,是否满心焦虑?手机瘾正像一种无形的病毒,侵蚀着孩子们的成长时光。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摆脱手机的束缚,找回那个活泼、专注、热 ...
    04-16
  • 家长必看!三招让孩子不玩手机
    家长必看!三招让孩子不玩手机
    如今,走在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孩子们拿着手机专注的模样。他们或是沉浸在刺激的游戏世界,或是被搞笑的短视频逗得哈哈大笑。手机就像一个黑洞,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长期过度玩手机,已经让不少孩子出现 ...
    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