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波检查
借助插入直肠的特制超声探头,可描出前列腺的切画面,反映照出病变的范围。近年来B型超声直肠探头已发展成三维双聚焦的图像,诊断价值得以提高。前列腺癌在超声检查中内部呈不均匀反射,出现光团、低回声区域或群状光点。晚期前列腺癌,包膜反射不连续,肿瘤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提示有局部浸润,并可根据被膜外浸润程度作分级诊断。这就可以客观地显示前列腺的增大程度和研态。因本检查为无痛、无创伤性检查,故可用于早期诊断。
二、CT和MRI检查
由于分辨力因素及断层的原因,对早期较小的前列腺癌症往往诊断意义不大,但对确定局部肿瘤浸润及晚期局部淋巴扩散有帮助。可对前列腺癌进行分期,帮助选反合理的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
三、直肠指诊
因前列腺癌好发于前列腺的后侧叶包膜下腺体,故直肠指诊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对前列腺癌诊断和分期重要意义。检查时应该注意前列腺的大小、形态、有无不规则结节,前列腺体积扩大程度,中央沟情况,腺体活动度、硬度及精囊等情况。若指检时,在前列腺癌的可能。患者多在50岁以上。一般来说,前列腺癌硬结区坚硬如石头,高低不平,中央沟消失,腺体固定,甚至侵犯直肠壁。但差异很大,浸润面积大,间变的病灶可能相对较软。检查时需加以注意。
四、实验室检查及放射免疫检查
1.前列腺液涂片细胞学检查 此法的检查准确率较高,有报道达86%,但因前列腺按摩可能引起前列腺癌扩散,因此不宜作为临床常用方法。
2.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 PAP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较ACP高。但自从PSA检测应用以后,已被取代。PSA是由前列腺上皮产生的一种糖蛋白酶,正常人血清PSA小于5μg/L,当大于10μg/L时,要考虑前列腺癌的可能.PSA已成为诊断前腺癌的敏感指标。但因其特异性不高,临床运用上受到限制。近来年研究游离PSA的百分比测定,较PS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有所提高。
3.血清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 前列腺癌时两者均有升高,尤其以ACP对诊断前列腺癌较为敏感,65%有远处转移者ACP升高,无远处转移者20%有ACP升高。若采用放射免疫测定ACP,可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率,阳性率达73.7%。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其阳性率也升高。可用于监测前列腺癌的病情发展。但ACP测定可能产生假性和假阴性,同时不能在直肠指诊及尿道检查后24小时内检查。应该予以注意。
五、前列腺穿刺抽吸活检
前列腺癌的最终依赖于病理诊断。在出现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之前,作前列腺内硬结穿刺活检,即可作出早期诊断。原始的手指导引前列腺穿刺,由于有时穿刺位置不够准确,阳性率不高。近年来应用B超导引前列腺穿刺,准确率大大提高。经会阴前列腺穿刺准确率可达86%,经直肠前列腺穿可达80%~95%。
六、X线检查
(一)造影检查
1.淋巴造影 对诊断前列腺癌有一定的价值,对推测前列腺癌淋巴转移情况、判断预后及拟订治疗都有重要意义。据报道准确率可达86%。但由于经足背淋巴造影不能显示淋巴转移最早的闭孔及髂内淋巴结,同时造影时显示1cm以上充盈缺损才能确诊转移。对微小转移灶难以显示。故此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
2.静脉肾盂造影 对了解上尿路的情况很有必要,并可提供前列腺癌扩散的线索。排尿后的X线片可无创地显示残余尿量。如显示上尿路有积水,则提示前腺癌已到晚期,影响膀胱三角区双侧输尿管口的尿液引流。
3.前列腺造影 经会阴穿刺至前列腺注入乙碘后摄骨盆片,可显示整个前列腺,能从中发现前列腺内孤立的、用手指触不到的结节。方法为:局部消毒麻醉后,在手指导引下,由会阴穿刺到前列腺,先注入乙碘油0.2ml后摄骨盆片,确定穿刺在前列腺内后,注入乙碘油2~4ml。因为一次穿刺多数只能显示一侧前列腺,故需同一方法作另一侧前列腺造影检查。
(二)骨骼系统及肺部X线摄片
因前列腺癌常有骨转移及肺部转移,故胸部及骨骼的X线检查对癌症的分期十分重要。虽然全身任何骨骼均可转移,但骨盆和腰椎是早期转移最常见部位。骨骼系统摄片检查应包括骨盆、脊柱、肋骨、股骨、颅骨等,X线片显示成骨或溶骨表现。全胸X线片对肺部转移有判断意义,X线片往往显示块状阴影或粟粒状阴影。
七、放射性核扫描(ECT)检查
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常用来诊断前列腺癌的骨转移,它比X线片发现骨转移时间早半年左右。对隐性骨转移特别敏感。在病人的随访及预后方面,连续骨扫描比X线或血清酸性磷酸酶检查有更高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