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细胞:成人每立方毫米5000~10000;1~5岁儿童约为8000~11000。
2.红细胞:成人男性每立方毫米400~500万;成人女性350~450万;新生儿600~700万;两岁后逐渐下降。
3.血红蛋白;成人男性13.5~15克%;女性12~14.5克%。
4.血沉:A、长管法,每小时儿童12毫米以下;成人男性15毫米以下;成人女性20毫米以下。B、短管法,每小时儿童2~10毫米,成人男性0~8毫米,成人女性0~10毫米。 5.血小板:每立方毫米10~30万。
6.出血时间:1~5分钟。
7.凝血时间:A、试管法4~12分钟;B、毛细血管2~4分钟;玻片法2~8分钟。
8.蛋白质:总量6~7.5克%;白蛋白3.5~4.8克%;球蛋白2~3克%;白蛋白/球蛋白3.8~4.8克%。
9.葡萄糖:成人80~120毫克%;儿童80~100毫克%。
10.总胆固醇:成人100~230毫克%;6岁以上儿童130~200毫克%。
11.甘油三酯:比色法<5.45毫当量/升或40~150毫克%。
12.谷丙转氨酶:定量法2~40卡门氏单位。
13.肝功能:黄疸指数2~6单位;总胆红素0.1~1毫克%;麝香草酚浊度0~6单位;硫酸锌浊度2~12单位。#p#副标题#e#
红细胞系参考值
红细胞(RBC):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
血红蛋白(HGB):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红细胞比容(Hct,又称红细胞压积PCV):男性0.40~0.50L/L,女性0.37~0.48L/L
红细胞平均压积体积(MCV):82~92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31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11.5%~14.5%
如果您的结果有异常,其参考值意义如下: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病态下的RBC和HGB可出现分离。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约有1/120的RBC衰亡,同时又有1/120的RBC产生,从而使RBC的生成与衰亡保持动态平衡,所以健康成年人每3~4个月献血200~300ml对健康不会产生影响。多种原因可使RBC生成与衰亡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RBC和HGB的数量减少或增加,或质量发生变化。
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GB)的含量
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的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等可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从而使RBC及HGB增多。
绝对增多:可能是严重的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肺疾病或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征、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可使RBC及HGB的绝对数量明显增多,属于病理性增多。
减少:临床上RBC及HGB减少是很常见的,且病情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血液中RBC与HGB的含量是一致的,成年男性HGB小于120g/L(女性HGB小于110g/L)为贫血。
临床根据其减少的程度将贫血分为4级:
轻度:HGB小于正常值但大于90g/L;
中度:HGB小于90g/L但大于60g/L;
重度:HGB小于60g/L但大于30g/L;
极度:HGB小于30g/L。#p#副标题#e#
贫血又分为生理性贫血与病理性贫血两种。
生理性贫血:3个月以后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可因生长发育迅速而造成原料供应相对不足,RBC与HGB较正常成人低10%~20%;妊娠中、后期的孕妇由于造血原料不足及血容量相对增加,可出现轻度贫血;老年人可因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弱导致RBC与HGB含量下降,这些属于生理性贫血,在临床上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给予对症治疗可获得改善。
病理性贫血:产生病理性贫血主要有3方面原因:
⑴红细胞生成减少。包括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或者造血原料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由于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缺陷或外来因素造成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一些化学、生物因素等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3)失血过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急性或慢性失血,如外伤、手术等所致的急性失血,消化道溃疡、钩虫病等引起的慢性失血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还有各种慢性疾病或恶性病如慢性肾病、恶性肿瘤等也可致贫血。这一类贫血虽伴随着有关疾病继发,但不可忽视,有些恶性疾病就是因为贫血的症状而被诊断出来。
相关检查
RBC、HGB降低需要做的检查项目有:
检查贫血类型和进行骨髓穿刺检查;
检查是否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各种肿瘤(肿瘤五项检查)、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肾炎(尿常规、肾功能检测)。
红细胞沉降率(ESR)的检查
参考值:
魏氏法成年男性:0~15㎜/一小时末;成年女性:0~20㎜/一小时末
潘氏法成年男性:0~10㎜/一小时末;成年女性0~12㎜/一小时末
克氏法成年男性:0~8㎜/一小时末;成年女性0~10㎜/一小时末#p#副标题#e#
临床意义:
增快:在临床上血沉增快较为常见,魏氏法无论男女其血沉值达25㎜/一小时末,为轻度增快;达50㎜/一小时末时为中度增快;大于50㎜/一小时末为重度增快。
血沉增快分为生理性因素、技术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3种。
生理性因素:多见于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孕妇、60岁以上的高龄者,血沉加快。
技术性因素:测定时如温度变化较大、血沉管或血沉架倾斜也会使血沉加快。
病理性因素:各种炎症,如肺炎、脑膜炎、风湿热、猩红热、结核病、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组织损伤及坏死:如较大型手术、心肌梗死等;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淋巴瘤、白血病等;高球蛋白血症:可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黑热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贫血;高胆固醇血症;金属中毒:如铅、砷中毒等。
血沉加快对观察慢性炎症,特别是判断疗效很有价值。鉴于血沉加快多数是因血浆中蛋白质成分改变引起,而这种改变一旦发生并不能迅速消除,因此复查血沉的间隔时间不宜太短,至少需要1周。
减慢:血沉减慢意义不大。但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严重减低可致减慢,可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脱水,使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医生建议
明显增高者需做其他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轻度增高者应结合病史、年龄、性别等情况综合分析增高者动态观察。如复查中逐渐上升,常提示病情加重,若逐渐下降常提示病情好转。
白细胞参数及其意义
白细胞(WBC):(4.0~10)×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N:0.50~0.70(原用单位50%~70%)
L:0.25~0.40(原用单位20%~40%)
M:0.02~0.09(原用单位2%~9%)
E:0.00~0.05(原用单位0%~5%)
B:0.00~0.01(原用单位0%~1%)#p#副标题#e#
临床意义:
(一)增加
1、中性粒细胞增加
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性白血病、溶血、急性出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汞和铅中毒等。
2、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
寄生虫病。
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
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某些恶性肿瘤。尤其是肿瘤转移或有坏死灶的恶性肿瘤,嗜酸性粒细胞可有中度增高。
某些传染病。传染病感染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减少,在恢复期时则可见暂时性增高,惟有猩红热的急性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其他,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时,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是一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较少见类型。这组疾病包括肺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过敏性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心内膜炎等。
3、嗜碱性粒细胞增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癌转移、铅中毒等。
4、淋巴细胞增多
在儿童时期,淋巴细胞可生理性增多。病理性淋巴细胞增多见于:
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也可见于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梅毒螺旋体等的感染。
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其他疾病:组织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等。
5、单核细胞增加
正常儿童单核细胞可较成人稍高,平均为0.09。2周内的婴儿可达0.15或更多。两者均为生理性增多。#p#副标题#e#
(二)病理性减少
1、中性粒细胞
感染性疾病:伤寒、病毒性肝炎等。
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物理与化学因素。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其他:系统性红斑狼疮、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嗜酸性粒细胞
其临床意义较小,可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在某些急性传染病如伤寒的极期,因机体应激反应增高,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使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恢复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又重新出现。如嗜酸性粒细胞持续下降,发展到完全消失,则表明病情严重。
3、淋巴细胞
应用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蛋白等的治疗。
接触放射线。
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相关检查
检查感染部位,如急性阑尾炎可辅助检查B超。白细胞异常增多或减少可辅助骨髓穿刺检查。
血小板参数
plt血小板(100~300)×109/L
Pct血小板比容0.1%~0.3%
MPV血小板平均体积7.5~10.0fL
PDW血小板平均宽度15.5%~17.1%
1、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通常血小板数在50×109/L以下,患者即有出血症状。可见于:
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线损伤、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
血小板破坏或消耗亢进
免疫性破坏。如有血小板自身抗体(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过敏性药物损伤(奎宁、磺胺类药)、病毒感染(上呼吸道炎症、风疹)、血小板同种抗体(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消耗亢进(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自身异常(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肝硬化)、血液受到稀释(输入大量库存血)。
2、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400×10 9/L,称为血小板增多。
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其代表疾病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或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癌症患者。这种增多是轻度的,多在500×10 9/L以下,这种异常在原疾病得到治疗后会得到改善。
血小板平均容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
血小板平均容积代表单个血小板的平均容积,MPV为7.5~10.01fL;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表示血液中血小板大小的离散度,PDW为15.5%~17.1%。
MPV增加:血小板破坏增加而骨髓代偿功能良好者;造血功能抑制解除后。MPV增加是造血功能恢复的首要表现。
MPV减少: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有半数败血症患者MPV减低;PV随血小板而持续下降,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指标。
相关检查
血小板减少时必须防止出血。
血小板显著增多时,必须警惕血栓发生。
血小板增多或减少时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骨髓检查或输血。
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凝血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