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是50岁后中老年女性的“必修课”。但这堂课到底多久做一次呢?近日,美国“健康日”网站刊登了加拿大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称,正常情况下,每5年测1次骨密度就能很好地预防骨质疏松。
当骨强度不够时,也就是骨质疏松时,骨骼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就会断裂,也就是骨折。而骨密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骨强度,于是测量骨密度成了监测骨质疏松程度的常用指标。
现行骨密度检查已经多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对腰椎和股部两处骨骼进行测量。腰椎测量结果代表一大类骨骼,即松质骨的骨密度,而股骨测量结果则代表另一大类骨骼,即长骨的骨密度。二者结合,基本上就可以全面了解到人全身骨骼到底强度如何,发生骨折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尤其是女性绝经期到来时,骨量的下降是明显的,这时骨密度的测量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那么,多长时间检查一次骨密度合适呢?原先各国专家多推荐每2—3年检查1次骨密度,此次加拿大科学家出于经济的角度,提供了一组新数据,也可以作为参考。但是,如果有额外的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如用皮质激素、吸烟、长期喝大量咖啡,那就另当别论了。因此,对于个人来说,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由医生根据病人的状况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