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全球大约有11亿的青少年存在永久性听力损害的风险,究其原因,是因为来自对音乐的喜爱,“时间太久和音量太大”,而音乐播放器、音乐会和酒吧的导致尤其明显。WHO(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有4300万12-35岁的年轻人已经存在听力减退,而且数量还在进一步增加。WHO说,在这一年龄组中有半数是来自中高收入国家,暴露在高音量的个人音响设备之中。同时40%的人暴露在具有损坏性高音量的俱乐部和酒吧。青少年听力损害的比例,已经由1995年的3.5%上升到2006年的5.3%。
WHO忠告
WHO伤害预防项目的负责人Etienne Krug博士说:“我们试图让大家对听力损害问题提高意识,人们对此还不够重视,已经引起许多潜在性的损害,而我们可以很容易地预防。”
“调低音量是很重要的,个人音乐播放器每天使用时间要限制在1小时以内,减少噪音暴露还有很多可以做的。”
“这是一个粗略的建议,没有精确到分钟,对那些每天花10个小时听MP3的人需要提个醒。但是对于太高的音量,一小时也可能已经是太多了。”
安全听力水平
WHO建议的安全收听时间:
85分贝 – 汽车中的噪音 – 8个小时
90分贝 – 割草机工作者 – 2小时30分钟
95分贝 – 开摩托车(平均) – 47分钟
100分贝 – 汽车喇叭或者地铁 – 15分钟
105分贝 – 喧闹的摇滚音乐会 – 28秒
120分贝 – 呜呜祖拉或者汽笛 – 9秒
WHO建议把音量经验性地调整到最大音量的60%之下。外出坐火车或者飞机时,可以使用降噪耳机听音乐,但是音量要调得更低些。在嘈杂的场所应配戴耳塞,建议在观看演出的时候要远离舞台。
在向个人号召的同时,WHO建议政府和制造商也要行动起来。俱乐部应当提供安静的房间并免费提供耳塞,耳机制造厂商应当限制音量,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限制法案。
听力损失慈善活动的执行长官Paul Breckel说到:“当听高分贝音乐的时候,每提高3分贝,为保证安全,你就应当减少一半的收听时间。”例如,在88分贝的时候, 4小时以内是安全的,而在91分贝的时候,只能2小时。“我希望音乐爱好者要考虑到用个人音乐播放器听85分贝以上的高音量音乐时可能带来的长期风险,长期暴露还可能引发耳鸣,记住一副好的降噪耳机可以带来不同。”
针对娱乐式噪声引起的危害,提出以下建议:
1. 青少年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耳机,需要佩戴耳机时,优先选择头戴式,比耳塞式危害稍小。
2. 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应超过45分钟,每隔45分钟,至少摘下让耳朵休息10分钟。
3. 音量的大小以自己能够听到的最小音量为宜,不应追求“环绕音立体声”。
4. 走路、坐车时不宜戴耳机。在这些公共场合,噪音本就比较大,为了能听清楚,不自觉地便把声音开大了,这样容易损害听力。
5. 如果经常去KTV、酒吧、体育赛场和其他嘈杂场所,可以使用耳塞保护听力。
6. 不要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休息不好、精神长期紧张都会导致耳朵的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听力损失,以及引起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内耳受损症状。
除了减少噪音对听力的损害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从细节处保护听力。
少挖耳朵。很多人觉得耳朵里充满了耳屎是一件让人很不能忍受的事情,因此时不时地就会用耳勺或直接干脆用手指甲去掏耳朵。而其实耳屎,也就是医学上所称的耵聍,对于耳朵来说,是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的,比如可以阻止外界的一些细菌侵入耳内。一旦将耵聍尽数清除,耳朵就少了一层保护罩,受到感染的几率就会增加。而且如果掏耳朵的动作太粗鲁,也有可能会将耳道弄伤,甚至伤及鼓膜,造成听力下降。
带防噪耳塞。假如你实在是不得不出席某些嘈杂的场合,那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戴上专门防噪声的耳塞,以保护你的双耳听力不受伤害。
避免噪音。告诉周围的朋友,不要在自己或他人的耳边突然大叫,或者是制造出尖锐的噪音,比如冷不防地在他人耳边捏爆气球等。
调整音量。喜欢随身携带mp3等播放器的朋友,不要只顾着享受听觉的盛宴,要记得将音量适当调整,以不影响自己听到周围人正常说话声音为宜。并且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大约45分钟就应休息一次。
及时检查。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听力状况,一旦出现有耳鸣、耳痛、听力下降,就应尽快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避免耳毒性药物。有的朋友喜欢自己给自己看病、用药,特别是乱用、滥用抗生素。殊不知有多种抗生素对于耳朵是有着极大的伤害,即耳毒性,会造成听力损伤、耳内神经损伤,如青大霉素、链霉素等。因此千万不要自作主张胡乱使用抗生素,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99热心医生温馨提醒,经常听音乐对于会影响听力,伤害耳膜,要适当休息耳朵,音量要小,使用手机耳塞的时候,最好不要左右耳的耳塞都使用,塞一边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