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母婴育儿 新生儿

母乳喂养也能引起黄疸吗?母乳喂养也能引起黄疸

发布者:伊犁的伊人 时间:2022-6-26 05:38

新生儿出现黄疸,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理性的,一种是病理性的,那么如何区分呢?新生儿黄疸怎样才算正常呢?

一、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60%—80%的新生宝宝在出生后2到5天内会出现皮肤发黄的现象,是种正常现象。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医学上取生理性黄疸的值作为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mg/dl(毫克/100毫升),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毫克为正常。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为胆红素低于15mg/dl(毫克/100毫升)。

一般在生理性黄疸会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可以用肉眼看出宝宝皮肤有点黄,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在4—6天最为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当宝宝的黄疸在正常时间内没有消退,或者退了又重新出现黄疸,也需要去医院做相应的胆红素水平的测定。

二、怎样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出现时间不同。大约有80%的足月儿在出生2~3天后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而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一般更早,多在产后24~36小时出现,早产儿72小时内出现。

表现症状不同。生理性黄疸程度较轻,家长会发现孩子皮肤呈现浅黄,先出现在面部、躯干和四肢,巩膜多半不黄,宝宝精神好,能吃能睡。而病理性黄疸的患儿,面部、躯干、四肢、手心脚心都发黄,巩膜也发黄,排尿也黄黄的。同时还伴有精神不好,嗜睡,发热,吃奶少,呕吐,腹胀,水肿,腹水,肝脾肿大,以及贫血等等,因病因不同,黄疸伴随的症状也不同。

持续时间不同。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5天左右最明显,7~10天后逐渐消退;若是早产儿,大部分都可能有黄疸,持续时间大约2至3周。而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要长些,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依然没有减退的迹象;或者黄疸消退后又再次出现,一定引起注意。

胆红素指标不同。如是生理性黄疸,足月儿的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05毫摩尔/升;早产儿的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56.5毫摩尔/升。而病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值,足月儿大于205.2毫摩尔/升,早产儿大于256.5毫摩尔/升。

对父母来说,如果孩子在出生后有黄疸现象,就要格外注意,密切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如果黄疸程度较深,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就应该立即到医院,让医生给予诊断。

三、如何防治病理性黄疸

凡是以往有过死胎、流产、早产或新生儿出生后很快死亡,或于出生后24~36小时内孩子出现黄疸的孕妇,在孕期都应接受定期检查,在分娩时应加强监护,产后也应对婴儿进行严密的监护,一旦出现症状及时治疗。夫妻双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亲血型为O,父亲血型为A、B或AB),或者母亲RH血型呈阴性,应定期做有关血清学和羊水检查,并在严密监护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对于其他类型的黄疸症,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父母应经常在自然光下观察孩子有无黄染以及黄疸的部位、程度等。

黄疸只要早发现早治疗,一般是可以治愈的。目前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让患儿裸睡于温箱中,以蓝光照射来改变血中胆红素的结构,促其变为对神经组织无害的物质并排出体外,同时可结合药物治疗,以加速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极重度患儿需采用换血疗法。

专家锦囊

母乳喂养与黄疸

母乳喂养的好处多,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你知道吗?母乳喂养还可引起新生儿黄疸呢!母乳喂养造成的黄疸有两种情况,一种称母乳不足性黄疸,一种称母乳性黄疸综合征,前者是不及时喂养或添加了母乳以外的饮品而造成的,后者是与母乳中某些物质有关。

母乳不足性黄疸:因为母乳喂养可以增加肠蠕动,促进胎便排出,而恰恰在胎便中含有大量的胆红素,如果母乳喂养不足,肠蠕动减慢,势必导致胎便排出迟缓。胎便长时间滞留在肠道内,就会增加胆红素的肝肠循环,胎便中的胆红素就会重新吸收入血,使血中胆红素水平增高,导致黄疸。

因此,加强母乳喂养,保证乳量充足,在无指征的情况下,尽量少给孩子添加母乳以外的食品,是减少黄疸的最好办法。

母乳性黄疸综合征:病因不十分明确,母乳中所含某些激素抑制了参与胆红素代谢的酶的活性,导致血中胆红素代谢障碍,使血中胆红酶增高,导致黄疸。这类黄疸的特点是出现较晚,消退缓慢。停用母乳3~5天,可见黄疸减退。而再重新喂哺后,黄疸会再度出现。

处理此类黄疸应有医生指导,因为,需要先排除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病理性黄疸。暂停母乳也是一种办法,但一定要在停哺期间定时将乳汁排出,以保持泌乳,利于母乳喂养的成功,还可适量地口服葡萄糖水。重者需要医生指导治疗。

注意卫生,喂乳之前应先洗净双手;用温水洗净乳头;应选择母子均舒适的体位;用食指和中指将乳头放到孩子嘴里,然后按住乳房。但须注意的是不要让乳房压住孩子的鼻孔;在孩子自己不愿意吸吮后,将其小心抱起,在孩子背部轻轻拍几下,使其排出吃奶时吞进胃里的空气,以防止孩子溢乳;每次喂乳,两侧乳房都应有一定的吸吮时间,通常先吸一侧,然后调换另一侧;下次哺乳时则先吸吮另一侧,每次都应更换;每次喂乳之后,应及时挤掉乳房内剩余的乳汁;不提倡哺乳前给新生儿加用任何饮品,其中包括糖水或代乳品等。

相关标签: 黄疸 母乳

相关阅读

  • 低体重儿吃母乳还是奶粉好
    低体重儿吃母乳还是奶粉好
    低体重儿优先选择母乳喂养,母乳营养全面且易吸收,必要时可搭配特殊配方奶粉辅助喂养。母乳中的特殊成分有助于低体重儿快速发育,奶粉则可以补充热量和营养不足的问题。1、母乳的优势。母乳是低体重儿最理想的食物 ...
    02-27
  • 母乳性黄疸不停母乳能退吗
    母乳性黄疸不停母乳能退吗
    母乳性黄疸通常由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多数情况下可以不停母乳,随着婴儿肝脏功能逐渐成熟,黄疸会自然消退。处理方式包括监测黄疸水平、适当增加喂养频率、确保婴儿充足水分摄入等。母乳性黄疸是一 ...
    02-26
  • 母乳性黄疸一般停母乳多久
    母乳性黄疸一般停母乳多久
    母乳性黄疸通常在停母乳后2-3天内明显减轻,但具体时间因婴儿个体差异而异。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某些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所致,通常无需过度担忧,可通过暂停母乳喂养或调整喂养方式缓解。1、母乳性黄疸的发生原因 ...
    02-26
  • 八个月婴儿辅食肉泥怎么做
    八个月婴儿辅食肉泥怎么做
    八个月婴儿辅食肉泥的制作需要选择易消化的肉类,确保肉泥细腻、无渣,并搭配适量蔬菜和水分,提供均衡营养。1、选择适合的肉类八个月婴儿消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应选择易消化的肉类,如鸡肉、火鸡肉或瘦猪肉。这些 ...
    02-24
  • 低体重儿的喂养指导及观察护理
    低体重儿的喂养指导及观察护理
    低体重儿需要特别的喂养指导和观察护理,以确保其健康发育。喂养方面应注重高热量、高营养的饮食,观察护理需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及时调整护理方案。1、喂养指导低体重儿的喂养应以高热量、高营养的食物为主,可 ...
    02-22
  • 胎粪性腹膜炎能治好吗
    胎粪性腹膜炎能治好吗
    胎粪性腹膜炎可以治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胎粪性腹膜炎是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吸入胎粪,导致腹腔内感染和炎症的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胎粪性腹膜炎的病因主要与胎儿 ...
    02-20
  • 脑性瘫痪治疗原则
    脑性瘫痪治疗原则
    脑性瘫痪的治疗原则以改善功能、预防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为核心,方法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支持性护理。1、康复训练是脑性瘫痪治疗的基石。物理治疗通过运动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例如使用平衡 ...
    02-19
  • 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主要包括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这些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疾病,及时干预。常见的筛查项目涉及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遗传性血液病等,不同地区 ...
    02-17
  • 脑性瘫痪的注意事项
    脑性瘫痪的注意事项
    脑性瘫痪是一种由于大脑发育异常或损伤导致的运动障碍,患者需关注日常护理、康复训练和心理健康,以提高生活质量。1、日常护理脑性瘫痪患者的日常生活需特别注意安全与舒适。保持居住环境无障碍,避免尖锐物品和易 ...
    02-16
  • 脑性瘫痪应怎么筛查
    脑性瘫痪应怎么筛查
    脑性瘫痪脑瘫的筛查主要通过医学检查和早期识别症状来进行,以便及时干预和治疗。脑瘫是一种影响运动和姿势的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在婴儿期或儿童早期出现。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