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男性疾病

中药和西药不是对手,而是朋友!还是很好很好的那种~

发布者:房东的猫 时间:2019-2-12 09:16

导读: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因此,正好可以互补的。在各自的理论指导下,正确地运用中药和西药,以及正确地联合用药,才是中国医学的独特之处呀!

当今医学,疾病谱在不断地改变,临床处方用药亦日益复杂,药物制剂渐趋多样化,多药联用已成为临床实践中的一大方向。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迅速发展,中西药联用更加广泛,就此对中西药联用的临床优势,提出个人看法。

1

理论互补

中西两种医学由于形成的基础不同,探索疾病本质的方法各异,造成它们临床实践具有完全不同的特色。

西医对疾病的认识,在外表观察的基础上采用实验研究的方式,借助先进仪器完成实验研究的各个环节;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全部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除了观察疾病的外在表现和询问病史外,医生的思维活动贯穿于整个辨证论治的始终。

就现状而言,西医偏重于微观认识,中医则偏重于宏观认识;西医偏重于局部认识,中医则偏重于整体认识;西医注重病原的病性,中医则注重机体的反应性。

因此,临床治疗中,凡以局部表现为主的或以病原致病改变为主的疾病,西医较中医优势大,如某脏器局部病变、急性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等;

凡以全身表现为主的以机体反应性改变为焦点的疾病,中医中药往往比西医西药略胜一筹,如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胶原系统疾病等。

另外西医注重疾病的局部表现,善于治标;中医则注重疾病的局部现象与整体的联系,善于治本。

基于上述理论基础,中西药联用使宏观与微观、治标与治本充分相结合,充分体现治疗优势。

2

协同作用

中西药联合应用,起源于清末张锡纯之石膏阿司匹林汤,随着疾病复杂性不断增加,而中西药物各有局限性,故中西药联合应用越来越受到临床各级医生的重视。

临床实践已证明,联用确实可使疗效增加,并在许多疑难重症的治疗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协同作用所在。

即在临床用药中,中西药配合应用,可使疗效较单一用药有显著提高,这很可能是各中西药的化学成分进入人体后相互作用所致。

如甘草与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方面有协同作用,因为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可抑制氢化可的松在体内的代谢灭活,使其在血中浓度升高且持续时间延长。

故临床常用大量甘草中药合剂配合激素治疗某些胶原系统疾病,取得比单用激素更好的疗效。

当然,并不是所有中西药联用均能起到协同作用,相反如毫无顾忌的中西药配伍,不仅起到拮抗作用降低疗效,而且会产生毒副反应。

总之,中西药必须合理联用,才能起取得协同促进作用,这有赖于大量的临床实践及药理学实验研究。

3

降低毒副作用

临床中西药联用,不是中西药味简单的重叠堆砌或药物的机械相加,而应在中医辨证论治及西医辨病治疗的基础上,取两种药物学理论体系之长,对病人作出中医的辨证诊断,与西医的辨病诊断,然后进行详细辨证论治,有目的地加以选择中西药,使其相互制约,以降低毒副作用,发挥最佳疗效。

还应掌握配伍禁忌,充分发挥中医的“君臣佐使”、“相反、相使、相杀”等配伍组方理论的作用;

同时,又要以西医药学的药理及药物理化性质为基础,注意药物的协同、拮抗、分解、沉淀、变性以及生物利用度等,特别是含有鞣质的中药,易与很多药物形成沉淀,影响药物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最后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个体差异、地域等,适当调整中西药比例,亦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癌症患者在接受联合化疗过程中,往往因白细胞下降或严重的恶心呕吐、纳差等消化道反应而终止化疗,故我常用四君子汤加黄芪、枸杞子、鸡血藤、山楂、法半夏来消除副作用,从而使病人保持一定的身体素质来坚持化疗。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药理及临床实践报道,活血化瘀中药与化疗药联用能促进癌细胞扩散,这可能是因为这些药物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而使癌细胞得以扩散转移。

因此各级医生应高度重视药物联用后,出现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4

主次兼治作用

所谓主次兼治作用,即在使就诊疾病得到有效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或西药兼顾治疗患者所表现的其他次要疾病或症候,从而达到更满意的临床疗效。

由于疾病的错综复杂,临床上往往出现一个患者表现多种疾病,或表现为就诊疾病伴随诸多并发症,或表现为复杂的症候群,此时由于中西药各自的药效局限,或个体差异,及耐药情况的不同,单一应用中药或西药,是很难全面解决其错综复杂的疾病或症候。

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可以取得全面的治疗作用,但机械堆砌用药,往往取到拮抗作用,甚至会加重或诱发并发症。

故临证时,本人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联用方法:

1.西医西药治主病,配以中药治兼症或并发症。

2.中医中药治主病,西药治兼病或兼症。

3.中西药各治其所长。

5

缓急同治作用

西医注重病原的致病性,有关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导致了各种抗生素的产生,从而对大多数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有异常显著的疗效;

但到疾病的后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及代谢系统失调时,西药则不能取得满意疗效。

中医注重调节机体的反应性,善治慢性病,通过整体辨证,治以“扶正固本”、“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等法,通常能对上述各系统的失调达到调节作用从而取得满意疗效。

目前临床上有相当数量的患者为急性病与慢性病共存的复合病患者,此时可发挥中西药各自的长处,采取中西药联用,使急性与慢性病同时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总之,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工作中,只有深入了解中西医各自之理论特色,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中西药联用的优势,避免不合理的联用,才能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相关标签: 生理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