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了解到,今年1至6月份,我市办理再婚登记手续的共有353对,其中老年人寥寥可数。
市退休干部单身俱乐部(以下简称“俱乐部”)共有成员263人,其中男性54人,女性209人,平均年龄65岁左右。3个多月下来,该俱乐部已有18名成员相互找到了心仪的另一半,处在不同程度的交往中。然而,无论是感情稳定者,还是“初”涉爱河者,对于“婚姻登记”这一要事,大部分都以“暂不考虑”或“不准备登记”来回答记者的提问。
对于婚姻登记,到底是单身老人们不想,还是不敢呢?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了一些单身老人的想法,以及他们不愿或不敢进行结婚登记的原因。
子女支持与否,老人最看重
少年夫妻老来伴。记者了解到,不少丧偶老人在经历长时间的孤单后,对寻找另一半有着较为强烈的愿望。但是在他们看来,找老伴首先能得到子女的支持。因为由此引出的许多问题,都会和子女发生关联,如结婚后住谁家问题,财产的继承和分配问题,赡养问题,等等。而基于此,许多子女在老人再婚这一问题上,都不会明确表态,他们既希望父母晚年生活幸福,也希望不要由此引发更多的烦恼。70多岁的赵先生和女方感情稳定,他明确告诉记者:“能结婚是好事,但是我们不打算登记了,彼此都有子女,不想因此给他们带去麻烦。”
为了更多地让子女理解父母的心情,“俱乐部”最近拟了《给市退休干部单身俱乐部成员子女的一封信》,其中写道:“你们是父母心中的好儿女,也是我们的好孩子,父母在俱乐部里品味着你们给予的敬老,娱乐活动的自由,再婚恋爱的自由……让父母拥有一个最为渴望的归宿,你们依旧是最为富有的好人。”
社会舆论如何,老人很在意
“城南社区的一位丧偶老人想找个老伴,但是最后怕遭遇闲言碎语,只得放弃。”七旬老人任正贤说,“要冲破老观念、老想法,还需要社会上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如果大家能给予更多理解,相信参加婚姻登记的人也会多起来。毕竟登记过了,就是名正言顺的夫妻了。”60多岁的蒋兰英在采访中表示。
“我们走在一起主要是为了能够互相照料、互相慰藉,也希望能让子女安心工作,但是我们也怕流言蜚语,既伤了子女,也伤了自己,这样一想就宁愿孤单过老了。”对此有经历的唐大妈感慨颇深。社会舆论如何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单身老人对再婚的犹豫。
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记者从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了解到,到目前为止,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已达8000多人,而单身的至少有500多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老人的心理失调症状也逐渐增多。
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有关人员说,我市从1987年开始就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那时,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为76000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10.8%。而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市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正在加快,截至2008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为130540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16.06%。
关心老人的生活,关心老人的健康,关心老人的婚姻,已成为当前不容忽视的一个社会问题了,单身老人们需要得到子女以及全社会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