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疾病科普 肿瘤科

7成子宫内膜癌患者过肥度肥胖,子宫内膜癌治疗方法

发布者:本草物语 时间:2024-5-14 08:33

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绝大多数为腺癌。

为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高发年龄为58~61岁,约占女性癌症总数的7%,占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与宫颈癌比较,已趋于接近甚至超过。

7成子宫内膜癌患者过度肥胖据报道,子宫内膜癌目前在北京市的发病率已经超过宫颈癌,成为妇科第一大癌。

在发达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也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

医生表示,子宫内膜癌发病率的上升与老龄化、生活习惯改变、肥胖等有关。

警惕肥胖!子宫内膜癌七成是胖女生。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好发年龄为58-61岁。

子宫内膜癌作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尤其是肥胖已成为一种“流行病”,故与之相关的子宫内膜癌在未来数十年将继续升高。

因此,女性朋友们尤其是肥胖的女性更应引起警惕。

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包括年龄、肥胖、不育、晚育、绝经延迟等。

其中,肥胖是最常见的高危因素,近70%的早期患者为肥胖女性,一般是体重超过标准15%以上发病危险增3倍。

有相关文献报道,日本人群中肥胖患者占3%,而美国肥胖人群占40%,后者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是前者7倍左右。

另外,9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史,10%在绝经后阴道有出血。

因此,建议所有绝经后阴道有不规则出血的女性,应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b超等,以尽早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有五个一、长期持续的受到雌激素刺激使到内膜不断增厚,增加了细胞恶化的机会,这类患者可能是因为卵巢出了问题,如长了些会产生此类激素的肿瘤,又或者患上多囊性卵巢,以致排卵中止及闭经,内分泌起了变化及雌激素过多。

二、长期服用单一雌激素的药物,而没有附加孕激素类的药来配合。

三、患者一般也较肥,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未婚或不育者患上的机会也稍高一些。

四、如以上所说,如果服用的“荷尔蒙”只有雌激素,而服用者的子宫还在体内的话,那么长期来说是会增加患癌的机会,可是如果子宫已被切除了,那就不必担心,如子宫还在的话,那么雌激素及孕激素应该两者并用。

五、治疗主要是以手术为主,放射及化疗为副。

手术主要是把全子宫加双侧的卵巢等切除,有时也加上淋巴腺清除术。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有四个方法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变范围和组织学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

因内膜癌绝大多数为腺癌,对放射治疗不甚敏感,故治疗以手术为主,其他尚有放疗、化疗及药物(化疗、激素等)等综合治疗。

早期患者以手术为主,按照手术-病理分期的结果及复发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晚期患者采用手术、放疗与药物在内的综合治疗。

1、手术手术是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对于早期患者,手术目的为手术-病理分期,准确判断病变范围及预后相关,切除病变的子宫和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决定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

手术步骤一般包括腹腔冲洗液检查、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双侧卵巢和输卵管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对于低危组(Ia期,G1-2)的患者是否需行淋巴结清扫术尚有争议,支持者认为术前、术后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可能不一致,且术中冰冻对肌层浸润判断也可能有误差;反对者认为早期癌淋巴结转移率低,不行淋巴结清扫可以避免更多手术并发症。

手术可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来完成。

对II期患者,术式应为改良子宫广泛切除(子宫颈癌子宫切除术II类术式),应行盆腔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根据复发因素再选择放疗。

III期或IV期亦应尽量缩瘤,为术后放化疗创造条件。

相当一部分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仅通过规范的手术即得以治愈,但对经手术-病理分期具有复发高危因素的或者晚期患者,术后需要给予一定的辅助治疗。

由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常年纪较大,且有较多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对于具体患者需要详细评估其身体耐受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

2、放疗是治疗子宫内膜癌有效的方法之一。

单纯放疗仅适用于年老体弱及有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或禁忌手术者,以及Ⅲ期以上不宜手术者,包括腔内及体外照射。

术前放疗很少采用,但对于阴道大量出血,一般情况差、合并症多、短期内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先行放疗止血并控制疾病进展。

待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后可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术前放疗以腔内放疗为主。

术后辅助放疗在临床应用较多,术后放疗指征:手术探查有淋巴结转移或可疑淋巴结转移;子宫肌层浸润大于1/2或G2,G3;特殊组织学类型,如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阴道切缘癌残留等。

上述前三种情况给予全盆腔照射,最后一种情况需补充腔内放疗。

目前放疗多合并化疗增敏,又称为放化疗。

3、化疗化疗很少单独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多用于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如浆液性、透明细胞癌等;或是复发病例;或是具有复发高危因素的手术后患者,如G3,ER/PR阴性者。

化疗中主要应用的药物有铂类、紫杉醇以及阿霉素类药物,如多柔比星等。

目前多采用联合化疗,化疗方案有AP、TP、TAP等。

4、激素治疗适应证:晚期或复发患者;保留生育能力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保守性手术联合大剂量孕激素保留卵巢功能;具有高危因素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

禁忌证: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功能不全;有血栓病史;糖尿病患者;精神抑郁者;对孕激素过敏者;脑膜瘤患者。

目前尚无公认的孕激素治疗方案,一般主张单独应用大剂量孕激素,如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17-羟已酸孕酮、和18-甲基炔诺酮等。

一般认为应用时间不应少于1~2年。

大剂量孕激素在病理标本免疫组化孕激素受体阳性者中效果较好,对保留生育功能者有效率可达80%,对治疗晚期或复发患者总反应率为15%~25%。

对于孕激素受体阴性者可加用三苯氧胺,逆转受体阴性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孕激素类药物常见的副反应有轻度水钠潴留和消化道反应,其他可有高血压、痤疮、乳腺痛等。

展开全文
相关标签: 子宫 子宫内膜癌

相关阅读

  • 结肠癌转移到肝脏能活多久
    结肠癌转移到肝脏能活多久
    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受多种因素影响,中位生存期约6-12个月,积极治疗可延长至30个月以上。关键因素包括转移灶数量、肝功能状态、全身治疗方案及患者基础条件。1. 影响预后的核心因素肝转移灶数量直接影响手术 ...
    05-02
  • 脑肿瘤早期有9大症状!做好这4点,可远离脑瘤!
    脑肿瘤早期有9大症状!做好这4点,可远离脑瘤!
    脑肿瘤早期可能出现头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9种症状,预防需从避免辐射、规律作息等4方面入手。关键症状包括持续加重的晨起头痛、突发癫痫、肢体无力,预防重点在于减少致癌物接触和增强免疫力。1. 脑肿瘤早期9大 ...
    05-02
  • 肾癌手术后吃什么营养最好
    肾癌手术后吃什么营养最好
    肾癌术后饮食需高蛋白、低脂、富含维生素,促进伤口愈合并减轻肾脏负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蛋奶,维生素来自新鲜蔬果,同时控制钠和嘌呤摄入。1 蛋白质补充术后蛋白质需求增加,但需选择优质低脂来源。每天摄入1.2-1. ...
    05-02
  • 胃间质瘤是什么疾病,严不严重
    胃间质瘤是什么疾病,严不严重
    胃间质瘤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多数为良性,但部分可能恶变,严重程度需结合肿瘤大小、位置及分裂活跃度综合评估。关键因素包括基因突变、肿瘤生长速度、是否转移,治疗方案涵盖手术切除、靶向药物或定 ...
    05-02
  • 肺癌晚期突然好了怎么回事
    肺癌晚期突然好了怎么回事
    肺癌晚期突然好转的情况极为罕见,可能涉及误诊、免疫系统激活或治疗显效三种原因。需通过病理复查、免疫检测和疗效评估明确真实原因。1. 误诊可能性 部分肺部良性肿瘤或炎症性病变在影像学上可能被误判为恶性肿瘤。 ...
    05-02
  • 乳腺癌化疗一次和二次间隔多久
    乳腺癌化疗一次和二次间隔多久
    乳腺癌化疗间隔时间通常为21天或28天,具体取决于化疗方案、患者耐受性和肿瘤类型。标准方案多采用3周周期,部分密集方案可能缩短至2周,而紫杉醇类方案可能延长至4周。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间隔时间。1. 化疗间隔 ...
    05-02
  • 鼻咽癌可以活30到40年吗
    鼻咽癌可以活30到40年吗
    鼻咽癌患者生存期可达30-40年,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是关键。五年生存率在早期阶段超过90%,中晚期通过综合治疗仍可延长生存时间。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和个体差异。1. 分期决定预后I期鼻咽癌患者 ...
    05-02
  • 脑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脑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脑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类型、位置及患者状况制定。早期干预可显著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1. 手术切除是脑肿瘤治疗的首选方式,适用于位置明确、边界清晰的肿瘤 ...
    05-02
  • 肺癌放疗对身体有什么伤害和后遗症
    肺癌放疗对身体有什么伤害和后遗症
    肺癌放疗可能引发放射性肺炎、皮肤损伤和全身乏力等短期副作用,长期后遗症包括肺纤维化、心脏损伤及继发恶性肿瘤。治疗需根据症状针对性处理,如药物缓解、皮肤护理及功能锻炼。1. 放射性肺炎是放疗后1-3个月常见并 ...
    05-02
  • 乳腺癌晚期有哪些症状表现
    乳腺癌晚期有哪些症状表现
    乳腺癌晚期可能出现乳房肿块、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症状。治疗需结合手术、放化疗及靶向治疗,晚期以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1. 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表现,晚期肿块质 ...
    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