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结膜出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严重或反复出血需及时就医。
结膜就是我们眼球表面的一层透明薄膜,它上面布满微小的血管。当这些血管破裂时,少量血液会扩散到膜下,看起来像眼白部分有一片红色。常见的原因包括用力过猛(如咳嗽、打喷嚏或便秘)、眼部外伤、揉眼过度、高血压、过敏、服用抗凝血药物等。它本质上是局部出血,通常不会伴随疼痛或视力变化。
大多数情况下,眼结膜出血是短暂的,几天到两周内会自然吸收,不需特殊处理。如果是由咳嗽或用力动作引发,尽量避免类似动作;眼疲劳或干涩时,多做眼保健操或使用人工泪液缓解;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避免血压突然升高导致出血。容易揉眼的小朋友或过敏体质的人要特别注意保持手部清洁或减少接触过敏源。
若出血面积较大、反复发生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眼痛、视力模糊等,需尽快到眼科检查。这可能提示其他疾病如血管异常、感染或全身性出血倾向,早期发现有助于防止更加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