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疾病科普 内科 血液内科

中性粒细胞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者:一颗扁豆 时间:2024-10-20 08:28

中性粒细胞偏高的原因有哪些?中性粒细胞是血常规化验其中的一项,其在血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性粒细胞比值偏高预示着身体出现了某些问题。那么,中性粒细胞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学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一、中性粒细胞偏高的原因

1、急性中毒

外源性中毒(如化学物质、汞、铅、安眠药、昆虫毒、蛇毒、毒蕈等)、内源性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子痫、内分泌疾病危象等)。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高为主。

2、急性溶血

红细胞大量破坏、红细胞分解产物刺激骨髓贮备池中粒细胞释放。

3、急性失血

如急性大出血、消化道大量出血、内脏破裂(如脾破裂或输卵管妊娠破裂等)。急性大出血,WBC在1~2h内迅速增高,达(10~20)×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消化道大出血、内脏破裂,WBC增高,pLT也增高,与骨髓贮备池中细胞释放有关,但此时RBC和Hb仍可正常,与体内血浆和血细胞比值尚未改变有关,所以,WBC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内出血的指标之一。

4、急性感染或炎症

如化脓性球菌、某些杆菌(如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等)、真菌、放线菌、病毒(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狂犬病等)、立克次体如斑疹伤寒、螺旋体(如钩端螺旋体和梅毒等)、寄生虫(如肺吸虫等)。

增高程度与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感染程度、机体反应性有关。如急性化脓性胆囊炎,WBC>20×109/L可作为诊断标准之一。如急性胰腺炎,WBC、中性粒细胞增高与炎症程度成正比,WBC>10×109/L时,水肿性急性胰腺炎占67.5%,坏死性急性胰腺炎达78.6%,中性粒细胞>85%时,水肿性急性胰腺炎占86.2%,坏死性急性胰腺炎占88.5%,死亡率高达100%.如肠缺血、坏死破裂,WBC>10×109/L可作为早期坏死指标之一。

如轻度感染,WBC可正常,但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中度感染,WBC可达(10~2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并伴有核左移;严重感染(如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WBC明显增高可达(20~3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并伴明显核左移和中毒改变;上述情况说明机体反应良好。如感染过重,WBC不高,但核左移明显,患者可能处于中毒性休克状态,原因是白细胞再分布,聚集于内脏血管内;或白细胞大量逸出血管壁,趋向病患部位;或骨髓暂时供应不足。

5、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

如严重外伤、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冻伤、血管栓塞(如心肌梗死和肺梗死等)。在12~36h内WBC增高,达l0×109/L以上,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高。

6、恶性肿瘤

如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WBC持续增高,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主要机制为:肿瘤组织坏死分解产物刺激骨髓粒细胞释放;某些肿瘤细胞产生促粒细胞生成因子;肿瘤细胞骨髓转移,破坏骨髓对粒细胞释放的调控作用。

7、其他原因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严重缺氧、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氯化锂等。

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怎么治疗

中性粒细胞偏高多见于化脓性球菌感染,如一些脓肿,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器感染等,故应积极查明病因,再做相应的治疗,治疗可选用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日常应合理饮食,多饮水,增加营养,补充维生素等,经以上措施,多可好转恢复的,其外,还应考虑一些血液疾病,应检查排除。

相关阅读

  • 肝功异常查血液有病毒
    肝功异常查血液有病毒
    肝功能异常伴随血液中病毒出现通常提示有病毒性肝炎的可能性,需尽早就医明确诊断,以便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避免肝脏进一步损伤。详细检查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包括病毒性肝炎(如乙型或丙型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 ...
    01-31
  • 新生儿重度地中海贫血能活多久
    新生儿重度地中海贫血能活多久
    新生儿重度地中海贫血如果未接受治疗,通常生存时间较短,但及时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预后,如通过输血治疗、骨髓移植等延长生命。具体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措施的有效性。1、重度地中海贫血的病因重度地中海 ...
    01-31
  • 肝功异常后凝血异常
    肝功异常后凝血异常
    肝功异常可能伴随凝血功能的异常,需要及时针对病因进行评估和治疗,建议尽早就医,避免耽误诊治。肝脏是身体的重要代谢器官,同时与凝血密切相关。肝细胞负责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包括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当肝功 ...
    01-31
  • 大肠杆菌进入血液初期什么症状
    大肠杆菌进入血液初期什么症状
    大肠杆菌进入血液初期常出现发热、寒战、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同时可能伴随食欲减退、恶心、头痛等表现,重者可发展为败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需立即就医。早期症状不明显或易与普通感染混淆,因此警惕和及时治疗至关 ...
    01-31
  • 白细胞减少症和白血病的区别
    白细胞减少症和白血病的区别
    白细胞减少症和白血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健康问题,不能混为一谈,但都与白细胞有关,需根据具体情况辨别并处理。白细胞减少症是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可能由于病毒感染、药物副作用、营养不良或自身免疫疾 ...
    01-31
  • 纯血红细胞再障贫血
    纯血红细胞再障贫血
    纯血红细胞再障贫血是一种以红细胞生成障碍为特征的罕见疾病,早期表现为贫血症状,如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应尽快就医进行血液系统检查。这种疾病的主要病因分为遗传因素和获得性因素。遗传因 ...
    01-31
  • 氮质血症与肾衰竭的关系
    氮质血症与肾衰竭的关系
    氮质血症与肾衰竭关系密切,氮质血症是肾衰竭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肾功能受损的信号。当肾脏无法正常排泄代谢废物时,血液中尿素氮及其他代谢产物会积聚,导致氮质血症。防治关键在于控制病因和早期干预。1、氮质血 ...
    01-31
  • 皮肤病与血液病有关系吗
    皮肤病与血液病有关系吗
    皮肤病与血液病确实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这种关联可能表现为血液疾病对皮肤健康的影响,反映在皮肤上的病变往往提示潜在的血液问题。针对不同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病症分析原因,并采取适当的诊疗方法。1)关联的原因 ...
    01-31
  • 溶血性贫血能治好吗
    溶血性贫血能治好吗
    溶血性贫血是可以治疗的,治疗效果取决于病因、类型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通过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及支持性疗法,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或改善。溶血性贫血是因红细胞的过早破坏导致的一种疾病,其常见病因包括遗 ...
    01-31
  • 早期急性白血病症状
    早期急性白血病症状
    早期急性白血病通常表现为持续疲倦、皮肤苍白、易感染和身体不明原因的瘀伤或出血,出现这些症状需尽快就医,以便确诊并采取及时治疗措施。急性白血病的进展速度较快,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该病的早期症状可能源于 ...
    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