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疾病科普 内科 血液内科

淋巴瘤过度化疗有什么危害?

发布者:小窗落日 时间:2021-8-19 17:52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为许多患者所熟悉。但是,目前癌症化疗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缺点:使用不当或过度化疗,其效果相反,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危害了患者的生命。有关因素如下:

1、晚期癌症(转移或手术后复发转移),目前化疗只有25~35%有效,即约70%的晚期癌症患者对化疗无效。对于结肠癌、肾癌、肝癌、黑色素瘤等癌症,效率更低。因此,患者在化疗前,必须考虑是否愿意承受100%的化疗毒性,以获得30%的短期疗效。

2、对于晚期癌症,化疗一般不能治愈。30%疗效的意义是什么?就是100个患者化疗,其中约70位患者会无效,肿瘤不会得到控制。约30位患者通过2~3周期的化疗后,肿瘤生长会得到一定控制。遗憾的是,这种控制不是无限期的,而是很短暂的,一般是2~6个月后,残存肿瘤会很快耐药,重新加速生长。而一旦肿瘤对化疗耐药,再次换化疗方案的有效率会降到10%以下,而且会出现更大的化疗毒性。比如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如果病人身体好接受化疗,只延长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如果身体差接受化疗,甚至得不到任何好处。

3、为什么西医院肿瘤医生建议患者反复化疗?原因有几个。一个是晚期肿瘤,确实没有更多的方法。他们不知道中医,只有化疗、化疗、再化疗。二是西医院肿瘤患者初期治疗时体质较好,化疗无效,可反复接受化疗,直到身体无法忍受,医院不再接受,患者建议转用中医药治疗。三是西医院患者首次治疗多,经济也比较好,能承受各种进口药、自费药、昂贵药,其实疗效平平。

4、不需要化疗吗?不,化疗是否需要首先评价风险和利益。如果获益大于风险,那就支持化疗。在什么情况下利润可能大于风险?如果是第一次化学疗法,循证医学证明化学疗法对该病有明显的效果,患者身体可以承受毒性。如果不是第一次化学疗法,再次化学疗法的前提是前2~3次化学疗法有明显的疗效,身体可以继续受毒。

如果是手术后患者,肿瘤已经切除,需要化疗吗?这也需要评价风险和利益。其前提是,首先要分阶段分割病情(术后检查),了解循证医学是否证明化疗对该病期有明显效果,患者身体可以承受毒性。早期癌症手术切除后,很难从化疗和放射治疗中获利。

5、任何治疗,都要坚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病为本。为了完成化成化疗而进行化疗,必须考虑患者的身体。化学疗法现在整体疗效不高的情况下,最好停止。不然化学疗法就结束了,人也回西了。央视知名主播罗京,患有淋巴瘤,从报道上看,先后经历了9次比较强的化疗,结果只有不到10个月,骨髓造血功能枯竭,罗京英年早逝。他死于癌症本身吗?对于淋巴瘤,现在中医西医治愈率非常高,5年的生存率为50%。罗京平时身体很好,平素喜欢锻炼,不用治疗也应该能活10个月。临床上,过度化疗死亡的患者很多。

6、某种化学疗法需要更加慎重。也就是说,只有CEA、CA125等肿瘤标志物上升,没有发现肿瘤炉的成长和复发,没有症状的情况下,不需要化学疗法吗?国内外有两种意见。一是指标上升表示肿瘤活跃,需要化疗。另一个是认为肿瘤炉没有成长,暂时不需要化疗。我的意见是,暂时不需要化学疗法。原因如下:

1)早期化学疗法会导致肿瘤耐药性,肿瘤真正复发前无药可用。因此,提前化疗会透支以后的治疗手段。

2)提前化疗会提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免疫力,即使延缓了肿瘤复发(还不一定),也不一定延长生命。

3)癌指标CA125等不会影响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治疗何急呢?影响生命的是肿瘤病灶。如果不见肿瘤病灶就进行化疗,有过度治疗之嫌,更何况化疗对多数肿瘤根本无效。

4)即使肿瘤复发,也可以根据情况采用手术和放射治疗、介入等更有效的方法,不一定要采用治疗效果差毒性大的化疗。

5)除化疗外,癌症指标上升者还可以选择毒性低的中医药治疗,多数情况下也可以降低癌症指标。临床上CA125上升到数百千人以上,经过中医治疗下降很多。中医治疗暂时无效,至少无害。

相关标签: 淋巴瘤 化疗

相关阅读

  • 晚上吃什么比较有营养可以补血的
    晚上吃什么比较有营养可以补血的
    晚上食用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有助于补血,如红肉、动物肝脏、菠菜和红枣。补血的关键在于摄入足够的造血原料,同时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与影响铁吸收的食物同食。补血是一个长期过程,需结合均衡饮 ...
    03-26
  • 小孩持续发烧一周白细胞低
    小孩持续发烧一周白细胞低
    小孩持续发烧一周且白细胞低,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可能是感染、免疫系统问题或血液疾病引起。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和营养支持。1. 感染是常见原因。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可能导致白细胞减少,身体为对抗 ...
    03-26
  • 老人血小板减少吃啥食物好
    老人血小板减少吃啥食物好
    老人血小板减少可通过合理饮食改善,建议多摄入富含铁、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血小板减少可能由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或药物副作用引起,饮食调整有助于辅助提升血小板水平。1. 富含铁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血小板的生成 ...
    03-26
  • 提高血红蛋白的食物和水果
    提高血红蛋白的食物和水果
    提升血红蛋白水平可以通过食用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和水果实现,如红肉、菠菜、柑橘类水果等。血红蛋白是血液中携带氧气的重要成分,其水平偏低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疲劳、头晕等症状。饮食中增加铁质和维 ...
    03-26
  • 肾病综合征出现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肾病综合征出现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肾病综合征出现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是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导致血液中蛋白质水平下降。治疗需通过药物控制蛋白尿、补充优质蛋白质、改善肾功能。1.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是低蛋白血症的直接原因。肾病综合征患 ...
    03-26
  • 化验血常规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化验血常规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血常规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以确保检查结果准确。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近期用药情况,特别是抗生素、激素类药物,以免影响结果。女性需避开月经期,因经期可能影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检测 ...
    03-26
  • 小儿败血症的症状早期症状
    小儿败血症的症状早期症状
    小儿败血症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需及时就医。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同时需对症支持治疗,如补液、退热等。预防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避免感染。1.发热:败血症早期最常见的症 ...
    03-26
  • 大肠杆菌进血液里面难治疗吗
    大肠杆菌进血液里面难治疗吗
    大肠杆菌进入血液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及时就医和针对性治疗是关键。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和感染源控制。1.抗生素治疗是应对大肠杆菌血症的核心措施。医生通常会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最有效的 ...
    03-26
  • 血小板一直偏高降不下怎么办
    血小板一直偏高降不下怎么办
    血小板一直偏高降不下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常见原因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炎症反应、缺铁性贫血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持续偏高可能增加血栓风险,需及时 ...
    03-26
  • 小儿急性白血病是怎么引起的原因
    小儿急性白血病是怎么引起的原因
    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生理等多因素相关,治疗需结合化疗、靶向治疗及骨髓移植等综合手段。1.遗传因素:部分患儿存在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如唐氏综合征患儿白血病风险较高。家族中有白血病病史也可能 ...
    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