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疾病科普 心理健康科

提前焦虑症是什么意思

发布者:东方青木 时间:2023-12-12 11:31

焦虑症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临床上并没有提前焦虑症的说法。焦虑症是指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往往会无明确的对象和内容。

一、原因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焦虑症患者近亲中患该病的概率比一般人高;

2.性格特征:部分人天生就属于胆小、敏感的性格,在遇到事情时就会特别地紧张、担忧,从而导致焦虑症的发生;

3.社会心理因素: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不和谐、失业、退休等都可能诱发焦虑症;

4.躯体疾病:患有内分泌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某些器质性病变的人群更容易发生焦虑症。

二、症状

1.情绪症状:表现为过度的恐惧、烦躁不安、心烦意乱、坐立难安、胡思乱想,并且伴有明显的身体不适感,比如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口干咽燥、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运动性不安:主要表现在肌肉发紧、肢体震颤、坐卧不宁、搓手顿足等表现;

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可有心慌、心动过速、出汗、尿频、尿急、便秘、皮肤潮红或苍白、口干、月经失调等。

三、治疗

如果确诊为焦虑症,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常用抗抑郁药包括盐酸舍曲林片、马来酸氟伏沙明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焦虑药主要有劳拉西洋片、阿普唑仑片、氯硝西泮片等。还可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方式改善病情。

相关标签: 焦虑症 焦虑

相关阅读

  • 怎么克服懒惰和拖延症的冲突
    怎么克服懒惰和拖延症的冲突
    克服懒惰和拖延症的冲突需要从心理调节和行为管理两方面入手,通过设定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建立奖励机制等方法逐步改善。懒惰和拖延症通常与心理压力、目标不明确、缺乏动力等因素有关,可以通过调整心态、优化时间 ...
  • 两性情感障碍打针多久见效
    两性情感障碍打针多久见效
    两性情感障碍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药物和心理干预,打针治疗见效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在2-4周内可见初步效果,但完全缓解可能需要数月。治疗的核心在于稳定情绪、改善症状,并结合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对于打针治疗,常 ...
  • 女性经前紧张一定要多吃的食物有哪些
    女性经前紧张一定要多吃的食物有哪些
    女性经前紧张可通过调整饮食缓解,建议多吃富含镁、维生素B6和钙的食物,如菠菜、香蕉和牛奶。这些食物有助于缓解情绪波动和身体不适,调节激素水平,改善经前综合症。1镁是缓解经前紧张的重要矿物质,能够帮助放松 ...
  • 工作拖延症的表现和对策分析
    工作拖延症的表现和对策分析
    工作拖延症表现为任务推迟、效率低下、焦虑增加,需通过时间管理、心理调节和行为干预改善。1.任务推迟:拖延症患者常将任务推迟至最后一刻,导致时间紧迫,增加压力。2.效率低下:拖延行为影响工作效率,任务完成质 ...
  •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抑郁症患者呢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抑郁症患者呢
    抑郁症的诊断需要专业医生评估,但可以通过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不足等核心症状进行初步判断。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具体方案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1.情绪低落: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是抑 ...
  •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诊断包括情绪波动、睡眠障碍和认知功能受损,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生活调整。药物治疗可选择锂盐、抗癫痫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心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 ...
  • 小孩焦虑症家长应该怎么办
    小孩焦虑症家长应该怎么办
    小孩焦虑症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家庭支持和药物治疗来缓解,其成因可能与遗传、环境和心理因素有关。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鼓励表达情绪,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1.心理治疗是缓解儿童焦虑症的重 ...
  • 和抑郁症的人相处会被传染
    和抑郁症的人相处会被传染
    和抑郁症的人相处不会被传染,抑郁症不是传染性疾病,但长期接触可能影响情绪,需注意心理调节和沟通技巧。与抑郁症患者相处时,保持理解和支持是关键,同时关注自身情绪健康,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1.抑郁症的病因复 ...
  • 咽喉部神经官能症的症状是什么
    咽喉部神经官能症的症状是什么
    咽喉部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可以通过心理调节和药物治疗缓解,主要与精神压力、焦虑等心理因素相关。常见症状包括咽喉异物感、吞咽不适、声音嘶哑等。治疗方法包括心理疏导、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1.咽喉异物感是咽喉 ...
  • 遇到一点小事就焦虑胡思乱想
    遇到一点小事就焦虑胡思乱想
    遇到小事就焦虑胡思乱想可以通过心理调节、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缓解,主要原因包括压力过大、性格敏感和神经递质失衡。对于轻微的焦虑,可以通过深呼吸、正念冥想和规律运动来缓解,严重时需寻求专业心理治疗或药物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