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狭窄的超声特点包括瓣膜增厚、瓣口面积减小和跨瓣压差升高,通常可通过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主动脉瓣狭窄的病因可能包括先天性畸形、退行性变或风湿性病变,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
1、先天性畸形是主动脉瓣狭窄的常见病因之一。部分患者出生时即存在瓣膜结构异常,如二叶主动脉瓣,随着时间推移,瓣膜逐渐钙化,导致狭窄。超声心动图可清晰显示瓣叶数量和形态异常,并评估狭窄程度。
2、退行性变多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瓣膜发生钙化沉积,导致瓣叶活动受限。超声表现为瓣叶增厚、钙化,瓣口面积减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主动脉反流。
3、风湿性病变是我国中青年人群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原因,通常继发于反复感染链球菌。超声可见瓣叶增厚、交界处融合,瓣口呈鱼口状改变,晚期可出现钙化。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如呋塞米,减轻心脏负荷;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控制心率;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改善心绞痛症状。
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较重时,需考虑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适用于高龄、外科手术风险高的患者;外科手术则包括主动脉瓣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后者可选择机械瓣或生物瓣。
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瓣狭窄的诊断和随访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测量瓣口面积、跨瓣压差和左心室功能,可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决策。患者应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病情变化。
主动脉瓣狭窄的预后与诊断和治疗时机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症状稳定者可每年复查1次超声,病情变化时需及时就诊。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随访,大多数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