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如果新生儿出现黄疸下降后再次上升的情况,则可能是由于生理因素、母乳性黄疸等非疾病因素导致。但也可能与病理性因素有关,如溶血性疾病、胆道闭锁、肝炎病毒感染等原因。
一、非病理因素:
1、生理性:若为足月儿,在出生2-3天内可有轻微黄染,并在4-5天达到高峰,7-10天逐渐消退,属于正常现象;
2、母乳性:部分母亲食用过多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或服用药物,可能导致婴儿体内胡萝卜素含量过高而引起皮肤发黄,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停止喂养一段时间即可缓解症状。
二、病理因素:
1、溶血性疾病:常见于ABO和Rh系统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此时红细胞破坏增多,大量胆红素进入血液循环中,从而引发黄疸加重的现象。建议遵医嘱使用人免疫球蛋白进行静脉注射以阻断抗体产生,必要时还可采取换血疗法来改善病情;
2、胆道闭锁:多见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黄疸且不易消退,同时伴有肝脏肿大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并行手术治疗,常用术式包括葛西手术以及根治性手术两种类型;
3、其他:除上述情况外,还可见于病毒性肝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情况,均有可能造成此类表现的发生。应及时到医院完善检查明确诊断,积极接受医生针对性处理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是否良好,饮食是否有异常变化,若有不适还需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对身体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