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久了后背疼通常与肌肉僵硬、血液循环不良、姿势不当有关。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导致背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血液循环受阻,产生疼痛感。
1、肌肉僵硬
长时间躺卧会使得背部肌肉持续处于静止状态,血液循环减慢,导致肌肉僵硬和疼痛。床垫过软或过硬也会影响背部压力分布,加重不适感。
2、血液循环不良
躺卧期间,身体活动减少,血液循环速度下降,背部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容易产生疼痛。保持同一姿势还可能压迫某些血管,进一步影响血液循环。
3、姿势不当
躺卧时如果姿势不正确,例如腰部悬空或颈部扭曲,会导致脊柱受力不均,引发背部疼痛。侧卧时若两腿间缺少支撑,也会加大腰部负担。
改善方法包括调整睡姿、适度活动和选择合适的床垫。侧卧时在两腿间夹个枕头,仰卧时在膝下放个枕头,可帮助保持脊柱自然曲线。每隔1-2小时起身活动,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如猫式伸展、婴儿式等,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最好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同时也要注意保暖,避免背部受凉。
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维持单一姿势。工作或学习时,每间隔一段时间就要起身活动,做一些简单的背部伸展运动。
如果疼痛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排除脊柱病变、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问题。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针灸等,必要时也会开具肌肉松弛剂或止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