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疝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腹腔内压力增加和组织老化等,但与外伤无关或未直接接受腹部手术的人通常不属于切口疝的发病范围。简单来说,它通常发生在手术切口的部位,而非其他因素所致。
这种情况的核心问题在于手术后的愈合过程受到干扰。比如切口感染、外科缝合技术问题、患者的自身条件如高龄、肥胖、慢性病及营养状态不佳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愈合不完全。像长期剧烈咳嗽、持续便秘、经常搬重物等,会增加腹腔内的压力,弱化切口部位的组织,从而诱发疝的形成。
切口疝可能表现为手术疤痕附近出现一个隆起或包块,尤其是咳嗽、站立或用力时更加明显,但平躺时可能消失。这种疝往往伴有酸胀感或轻微疼痛,不过症状的严重程度因疝的大小和病变进展而异。
预防切口疝的关键是手术后的恢复过程中保持“伤口养护”与“习惯调整”的平衡。尽量避免过早剧烈活动,同时维护合理的体重和健康的饮食,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如果发现腹部切口附近长期存在可疑的隆起,应及时就医,必要时可能需要手术修补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