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而致血中尿酸升高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和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滑膜损害及关节畸形等。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嘌呤代谢障碍: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患者有嘌呤代谢酶缺陷,使次黄嘌呤-鸟嘌呤核苷转移酶缺乏,导致次黄嘌呤和鸟嘌呤堆积于细胞内,经磷酸化后转变为尿酸,从而诱发痛风;
2.尿酸生成过多:如食用大量含嘌呤的食物,可增加尿酸生成,进而引发痛风;
3.尿酸排出过少:肾小管分泌功能减退时,尿酸排泄量减少,也可导致尿酸水平增高,从而出现痛风的情况。
二、症状表现
1.急性关节炎期: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突然起病,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关节重度疼痛、肿胀、发红,并伴有发热等症状;
2.间歇期:通常持续数天至数周,期间患者一般无任何不适症状,但若在此阶段再次饮酒,则可能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3.痛风石形成:长期反复发作会导致局部组织破坏,发生缺损,在皮下形成大小不等的隆起结节,呈暗红色或紫褐色,表面皮肤紧张光亮,触之柔软且富有弹性,压之不易凹陷;
4.慢性关节滑膜损害: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关节周围肌肉痉挛、僵硬、活动受限等情况。
三、治疗措施
对于轻度痛风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的方法进行改善,比如避免进食海鲜、动物肝脏以及豆制品等食物。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止痛处理,例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疼痛。必要时还需配合医生采取手术剔除痛风石,以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