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疾病科普 儿科 小儿内科

怎样判断生理性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怎样治疗?

发布者:五年四夏 时间:2023-10-17 08:24

每个家庭都特别期待宝宝的降临,爸爸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小孩一生下来就是健康的,但是很多宝宝一生下来,父母们就发现宝宝眼球黄黄的,皮肤也是,如果出现这种症状的话,就表明宝宝是患上黄疸了,黄疸是新生儿身上非常常见的病症,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黄疸的知识,那么怎样判断生理性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怎样治疗?

1、判断生理性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多在生后2-3天内出现,4-6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天出现,持续时间较长,可持续2-4周。

色泽相对较浅,皮肤红润白里透红,局限于巩膜、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关节,很少手脚心发黄。大便颜色可偏黄,检测尿中无胆红素。

生理性黄疸最高值,足月儿不超过12mg/dL,早产儿不超过15mg/dL,不过近年有学者建议放宽这个限值。

病理性黄疸多在生后24小时出现,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

色泽相对较深,皮肤萎黄,往往遍及全身,如果患儿手足心均被黄染,往往提示胆红素水平超过12mg/dL。患儿一般情况相对较差,可有睡眠、精神不好、躁动、哭闹不休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核黄疸。

大便颜色根据病因可有不同,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疾病尿中可有胆红素。病房观察婴儿个体差异很大,上述数值仅限于参考,不必过于拘泥或紧张,需综合判断,必要时咨询儿科医生。

2、黄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①早期需要频繁喂哺,而其他人经常建议用配方奶替代,母乳性黄疸宝宝的妈妈更是经常被建议永久性停喂母乳,避免长时间黄疸对宝宝造成永久性损害。

频繁喂哺,从大便排黄,是比较明确的处理方法。事实上,国外通过详细的数据统计和调查,频繁喂哺母乳的宝宝,因母乳好消化,肠蠕动加快,排便次数多,黄疸消退更快。而早期增加配方奶造成的乳头混淆、奶量下降等结果。

②晒太阳。胆红素能吸收光,在光照和氧化作用下,脂溶性的胆红素氧化成为一种水溶性异构体,能从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事实上日常的昼夜节律光线,即使是室内光,对宝宝的黄疸已经有很多好处了。天气好的时候常带宝宝在阳台和户外走走,最好有树荫或其他障碍物遮挡,那些漫反射的不甚强烈的光线,已经有很不错的疗效了。相比之下,短时间的日光直晒好处不会多很多,害处却很大。有老人会建议给宝宝佩戴墨镜。当然也是不科学的。

③葡萄糖。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国民间多采用葡萄糖退黄,许多医护人员也这么建议。笔者查阅许多文献,并没有找到葡萄糖和去除黄疸有什么特别的关联性。

另,喂哺葡萄糖可引起血糖快速波动,不利于脑细胞发育。此外,喂哺葡萄糖水也会引起婴儿乳头混淆,有可能造成全母乳失败概率增高。因此,这一做法并无任何科学依据,有害而无利,是不可取的。

④益生菌。理论上,增加肠道益生菌,可以增加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粪胆原的概率,它们最中从粪便排出而排黄,的确有许多研究支持这一做法。而国内外该研究多在喂哺配方奶的婴儿身上进行,添加益生菌可能存在益处;全母乳婴儿使用益生菌的好处,并无权威对照试验数据支持。

⑤如果您的宝宝黄疸指数超过15mg/dL(早产宝宝的警戒值可能更低,如果黄疸出现较快且增长迅速,通常在出生24小时以内出现,具体数值医院有较为详细指征表格),有核黄疸可能或遗留长期慢性损害的风险。

因此医生可能建议您住院治疗了(当然宝宝个体差异很大,少数宝宝不到15mg/dL就出现早期症状,有的宝宝黄疸指数高达30mg/dL也没有症状,其中也包括早产宝宝。近年来国外医疗干预的警戒值有所放宽。但我国医疗比较保守,通常会积极处理)。

3、新生儿黄疸食疗方法

一、治疗方法

中药方

方剂1:金钱草15g,栀子6g,茵陈9g,甘草3g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

方剂2:茵陈、茯苓各20g,栀子、白术各15g,木通5g

制用法:水煎服。大便干结者去除白术,加大黄5g,枳实5g;发热烦躁,舌质绛红者,加生地20g,丹皮、赤芍各15g。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湿热证

方剂3:黄连、茵陈、云苓各10g,黄柏、黄芩、栀子各6g

制用法:研成粉,用蜂蜜调成药饼。贴于肚脐,外用热水袋温暖肚脐。

适应症:胎黄不退先天不足,气血两虚证。

食疗法

方剂1:蝉蜕0、5g,绿豆5g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

方剂2:鲜蘑菇或番薯适量

制用法:做菜煮汤。食用。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阴黄证

方剂3:冬瓜皮、玉米叶各3g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二、家庭护理

1、婴儿出生后,即应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黄疸退后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早考虑病理性黄疸的诊断。

3、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肚脐部及臀部的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2、注意观察荒诞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难、惊剔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及早发现重症婴儿,及早治疗。

展开全文
相关标签: 黄疸 新生儿

相关阅读

  • 小儿支原体肺炎症状及表现
    小儿支原体肺炎症状及表现
    小儿支原体肺炎常见症状为持续性干咳、发热、喘息,部分患儿伴随胸痛或食欲减退。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传播,5-15岁儿童高发,需结合血常规、胸片及血清抗体检测确诊。1. 典型症状表现干咳是支原体肺炎最突 ...
    05-03
  • 缺血缺氧性脑病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缺血缺氧性脑病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缺血缺氧性脑病症状包括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和惊厥发作,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该病由脑部供氧不足引发,需根据病因采取氧疗、药物或手术治疗。1. 意识障碍是典型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嗜睡、昏睡或昏迷,与脑干网状结 ...
    05-02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治疗以抗生素为主,辅以对症处理,如退热和止咳。1. 咳嗽: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咳嗽通常为干咳,后期可能伴有痰液。咳嗽持续 ...
    05-01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怎么办?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怎么办?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由于胎儿或新生儿在围产期因缺氧导致的脑损伤,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治疗方案包括氧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1.氧疗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首要治疗措施。通过 ...
    05-01
  • 婴幼儿腹泻有哪些治疗方法
    婴幼儿腹泻有哪些治疗方法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方法包括补液防脱水、调整饮食、合理用药及预防感染。母乳喂养需继续,配方奶可换无乳糖型,严重时需就医。1. 补液防脱水是腹泻治疗的核心。口服补液盐(ORS)能有效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每腹泻一次补 ...
    05-01
  • 新生儿肺炎到底怎么治疗才好
    新生儿肺炎到底怎么治疗才好
    新生儿肺炎需根据病因采取抗感染、氧疗及支持治疗,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常见原因包括感染性因素(细菌、病毒)、吸入性因素(羊水、胎粪)以及免疫功能不成熟。1. 感染性肺炎治疗细菌性肺炎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常用 ...
    05-01
  • 新生儿肺炎症状有哪些 这些你知道吗
    新生儿肺炎症状有哪些 这些你知道吗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咳嗽、发热、食欲不振等。及时发现并就医是确保新生儿健康的关键。新生儿肺炎的症状表现多样,需家长密切观察。1.呼吸急促是典型症状,新生儿每分钟呼吸 ...
    05-01
  • 新生儿肺炎的早期症状表现有哪些
    新生儿肺炎的早期症状表现有哪些
    新生儿肺炎的早期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咳嗽、发热或体温过低、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一旦发现这些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病情加重。新生儿肺炎的病因可能与感染、吸入异物、免疫系统不成熟等因素有关,治疗包括抗生素 ...
    05-01
  • 新生儿肺炎该怎么治疗才好
    新生儿肺炎该怎么治疗才好
    新生儿肺炎需要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氧疗支持、呼吸道护理等措施。关键点在于及时就医、明确病原体类型、保持呼吸道通畅。1.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需使用抗生素,常见选择包括阿莫西林 ...
    05-01
  • 新生儿肺炎如何治疗比较好
    新生儿肺炎如何治疗比较好
    新生儿肺炎需要根据病原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针对性治疗,核心措施包括抗感染治疗、呼吸道管理及营养支持。细菌性感染需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以对症为主,重症需氧疗或机械通气。1.抗感染治疗针对细菌性肺炎常用青霉 ...
    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