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并非一定需要手术,治疗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病程发展,常用方法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和手术干预。轻度病例通常通过药物治疗控制,而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等介入手段。
1、什么是肺栓塞及常见病因?
肺栓塞是指血栓堵塞了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血流部分或完全阻断。常见诱因包括久坐不动(如长途旅行后)、卧床不起、手术后恢复期、肥胖、抽烟、口服避孕药、深静脉血栓脱落等。疾病早期会出现呼吸急促、胸痛、咳嗽,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2、非手术治疗手段
绝大多数肺栓塞患者特别是轻中度病例,可以通过以下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抗凝治疗:这是肺栓塞的基础治疗,目的是防止现有血栓扩大和新血栓形成。常见药物包括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阿哌沙班、利伐沙班)和肝素。这类药物通常需要持续服用3个月至长期使用。
溶栓治疗:适合大面积血栓且有较高风险的患者,用于快速溶解血栓,恢复肺血流动力学。主要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阿替普酶等。溶栓治疗存在较高的出血风险,需由医生严格评估使用。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对于抗凝治疗禁忌或无法耐受的患者,可以考虑在下腔静脉中置入过滤装置,阻止血栓进入肺部。
3、什么时候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通常仅用于病情危及生命、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有三种主要手术方式:
血栓清除术:通过外科操作移除体内血栓,适用于大面积肺栓塞且生命危险的患者。
导管辅助溶栓术:使用导管直接将溶栓药物注入血栓部位,最大程度减轻血栓对周围组织的损害。
体外膜氧合(ECMO)辅助治疗:当肺部完全失去氧合作用时,通过ECMO提供人工循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4、日常预防及康复建议
肺栓塞的发生常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重在日常预防:
保持活动: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长时间坐着时建议每隔1小时站起来活动几分钟。
穿医用弹力袜:有静脉曲张或深静脉血栓病史的患者,可使用医用弹力袜辅助血液循环。
控制危险因素:戒烟、减重、改善饮食结构,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水平。
肺栓塞患者在治疗期间及康复期必须严格遵从医嘱,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肺栓塞的治疗方式因人而异,不是所有病例都需要手术,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如果有胸痛、气促或其他可疑症状,应尽快就医,由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