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可能是劳累、外伤、胼胝、足底筋膜炎、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通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进行改善。
1、劳累:
如果长时间站立或走动,会导致脚后跟过度受力,引起局部乳酸堆积,出现疼痛的现象。可以通过适当的按摩、泡脚等进行改善,有利于加快乳酸代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外伤:
脚后跟部位疼痛也可能是因受到了外伤,导致局部组织损伤所致。可以通过使用冰敷和热敷交替的方式缓解,冰敷能够促降低局部血管的通透性,提高疼痛阈值,热敷能够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恢复。
3、胼胝:
是因长期受摩擦和压迫引起的皮肤角质层增厚,可能会发生在脚后跟部位,通常不引起自觉症状,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在行走或受到压迫时可引起疼痛或压迫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水杨酸苯酚贴膏、维A酸乳膏、尿素软膏等药物治疗。这些药物能够促进胼胝软化与脱落。
4、足底筋膜炎:
此病是因足底的肌肉受到外力的冲击所致,会引起脚掌局部肌肉劳损,导致局部肌腱或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脚跟疼痛、肌紧张、肌痉挛等。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治疗。这些药物能够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还能够缓解局部肌肉紧张的情况。
5、骨质增生:
是正常骨骼边缘形成的骨性增生物,如果发生在足底部位,会对局部的组织造成刺激,引起局部包块、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操作下行骨刺剔除术治疗,术后能够有效的去除病灶,使疼痛得到缓解。
平时需要避免长期站立和走动,保持劳逸结合,做好自我保护措施,避免受到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