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可以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锯齿状息肉等几种常见类型,根据具体类型不同,恶变风险也有所差异,需特别留意。
肠息肉是指在肠黏膜上长出的异常隆起物,就像草地里冒出的野草。虽然它们大多是“温和”的存在,但有些却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向恶性转变。根据组织学特点和潜在危险性,腺瘤性息肉尤其需要引起注意,因为它与结直肠癌的关联性最高,而增生性息肉基本不会恶变。炎症性息肉通常由炎症性肠病引起,不属于癌前病变。锯齿状息肉则视其大小和部位而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
腺瘤性息肉根据显微镜下的组织学形态还可细分为管状、绒毛状和混合型,绒毛状息肉的恶变几率较高,需重点防范。锯齿状息肉如果存在于近端结肠,且直径超过1厘米,则需更加警惕。发现肠息肉的常见方法包括肠镜检查。通常情况下,小而数量少的增生性息肉无需额外干预,可定期复查。而对腺瘤性或锯齿状息肉,则通常建议尽早切除以预防其进一步发展。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肠息肉风险。例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加工肉类的食用、戒烟限酒、保持适当的体重以及规律运动等都对肠道健康大有裨益。若体检发现肠息肉或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咨询医生,进行规范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