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与痢疾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和症状表现。肠炎通常由不良饮食、病毒感染或药物刺激引起,症状以腹泻、腹痛为主,多为轻症;痢疾则由细菌或阿米巴原虫感染所致,严重者可伴有发热、黏液脓血便及脱水症状。
肠炎可因胃肠道病毒(如诺如病毒)、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酒精刺激、抗生素使用或食物过敏等导致肠道黏膜轻度炎症。其症状包括腹泻、腹胀、恶心,有时伴轻微发热,但常会在几天内自行恢复。痢疾则由志贺菌属(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原虫(阿米巴痢疾)引起,因病原体侵入肠壁导致严重炎症。患者症状比普通肠炎更严重,表现为频繁且痛苦的里急后重(想排便但排出不多),大便中可能含有脓液、血丝,还可能伴随高热与寒战。
应对肠炎,可采取饮食调节,建议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饮白开水以防脱水;严重者可咨询医生使用益生菌或抗病毒药物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混合制剂。而痢疾的治疗通常需要更针对性的抗生素,如针对细菌性痢疾的诺氟沙星、环丙沙星;针对阿米巴痢疾的甲硝唑或替硝唑,并给予口服补液盐以纠正脱水。重症患者可能需静脉输液治疗,以缓解电解质紊乱。
鉴于痢疾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健康风险,如体液过度丧失导致休克,出现高烧、血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而轻症肠炎通常不经药物治疗也能够自愈,但如果腹泻多天未愈或大便带血,同样应警惕是否存在更严重的感染性病变,尽快就诊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