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腰围与糖尿病得病几率成正比关系,肥胖人群要注意减肥,控制腰围。
今年35岁的王某是一家大型化工企业集团的老总,资产过亿。由于平时应酬很多,尚未到中年的他已经是大腹便便了,不管从外表还是从实际上大家都夸他都很有老板相,他自己也很得意。可最近一段时间他发现无论吃得再多,饭后不久马上就觉得饿了,经常感觉口渴,刚喝完马上就来尿意,害得他不得不频频如厕。还经常觉得无精打采提不起神。有一天他突然心血来潮在百度上输入自己的症状,结果搜索提示他可能得了糖尿病。他赶快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查,发现空腹血糖高达23.5mmol/L,而且还出现蛋白尿了,医生诊断他患的是糖尿病。王某这才意识到:大腹便便原来不是福而是病!
中山医院老年科陈治卿教授说,现在生活好过了,过多的聚餐再加上太少的运动,积聚的脂肪使人们的身体慢慢发福了。不少市民还把肥胖当作是一种富足的表现而感到骄傲,孰不知腰围越粗健康越差,腰围的大小与罹患糖尿病及其它疾病的机率成正比,越是肥胖越容易得病。
陈治卿教授说,腰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腹围,它主要反映了身体里边脂肪组织的含量。腰围超标当然指的就是脂肪堆积过多。腰围主要是反映身体里面脂肪的含量,和身体脂肪的分布,这是一个反映一个人健康与否的非常重要的指标。脂肪如果增多了以后,它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因为脂肪多了供应的血管也就多了,血管多了以后它直径就增加,直径增加以后,需要的血流量就多。我们的心脏就要加紧泵血才能保证供应血液,心脏要使劲就引起心肌的肥厚,就像我们肌肉天天运动的话,肌肉就会变厚一样,心脏的肌肉也会变厚,肥厚到一定程度就引起心肌缺血,肥厚量增加以后,加大压力引起血压增高。所以脂肪增加以后,会引起高血压。
而腰围跟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是成正比的,心脑血管方面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在动脉壁的上面,脂肪逐渐沉积,引起粥样的动脉脂肪斑块。脂肪斑块如果出血,且出血很急的话,会引起血液凝块,很快就会把血管堵住。发生在心脏里面就是心肌梗死,发生在脑子里面就是脑梗死。
而腰围跟糖尿病更是成正比关系,腰围越大,人越胖,得糖尿病的机会越高,比如腰围大于85公分的和小于85公分的相比,患病率要高三倍。而大于90公分和小于70公分的相比,糖尿病发病率可能会高出8.6倍!
陈治卿教授指出,千金难买老来瘦,其实对于年轻人而言,这句话也适应。过度肥胖容易引发糖尿病及其它疾病。而来自北京市卫生部门的统计显示,北京市20岁以上居民中的超重人数近20年间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中糖尿病患病率已达7.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长期肥胖的人群中,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四种慢性病的风险要比普通人高得多。
陈治卿教授认为,要想健康首先要控制腰围。但别看量腰围是件简单的事儿,可是由于现在流行的低腰裤和老板裤,使得不少市民常常会量错腰围。现在市场上裤裆短的低腰裤,腰线偏低,所以呈现出来的腰围并非实际的腰围。特别是那些“大腹便便”的啤酒肚人士,这类人不知腰在哪里,以为裤子能提到哪儿,哪儿就是腰围所在,其实真正的腰围应该从突出于裤子的肚腩量起。很多人以为,通过肚脐的横线就是腰围的所在,可是现在肥胖人群不少,腰上的肥肉撑得肚脐往下位移去,按肚脐所量的腰围就不准确了。
陈治卿说,在自然站直的情况下,以肋骨下缘、耻骨上缘的中段横线为准,相当于双手叉腰时,手掌碰到骨盆两边的肠骨上缘,以此为左右基准点水平绕一圈就是腰围,最好请家人帮助测量,以避免视觉误差。
陈治卿教授介绍说,不同的人种腰围的正常值不太一样。我们所谓的正常值是指:在这个腰围点以下的,得病的机会少,相对安全。在这个点以上的得病比较多,相对比较危险。中国女性正常腰围是小于80厘米,也就是2.4市尺,男性正常腰围要小于90厘米,也就是2.7市尺,1市尺等于33.3厘米,这是作为正常的一个一般性标准。如果女性腰围超过88厘米,男性腰围超过102厘米就属于极度危险警告范围了。她建议胖哥胖妹们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腰围,若正常人的腰围远大于上述指标,就要警惕自己的健康危险了。